1. 切格瓦拉為何要離開古巴
不算。
古巴革命三巨頭是菲德爾·卡斯特羅、切·格瓦拉、卡米洛·西恩富戈斯。
菲德爾·卡斯特羅(,1926年8月13日-2016年11月25日),古巴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無產階級革命家及馬克思主義者,出生于古巴奧爾金省比蘭鎮,全名菲德爾·亞歷杭德羅·卡斯特羅·魯斯,又稱老卡斯特羅,是古巴共和國、古巴共產黨和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的主要締造者,被譽為“古巴國父”。
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生于阿根廷,是馬克思主義革命家、醫師、作家、游擊隊隊長、軍事理論家、國際政治家。切·格瓦拉是古巴共產黨、古巴共和國和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的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1967年在玻利維亞被捕,繼而被殺。
卡米洛·西恩富戈斯(1932年2月6日——1959年10月28日),古巴民族英雄,革命家。作為古巴革命主要領導人之一,西恩富戈斯曾率領起義軍擊敗了巴蒂斯塔獨裁政府主力,因此與菲德爾·卡斯特羅、切·格瓦拉一道被譽為“古巴革命三大司令”。1959年10月28日,時任古巴軍隊總參謀長的西恩富戈斯所乘專機在海上遇難,終年27歲。
2. 切格瓦拉為什么不在阿根廷
1952年回到阿根廷。
這個革命家生于南美,死于南美,但他的名字響徹世界,他就是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生于1928年的阿根廷,和南美的許多家庭一樣,格瓦拉的家族也是一個移民家族。其中格瓦拉的父親格瓦拉·林奇的家族已在阿根廷生活了12代,他的母親德·拉·塞爾納·略薩的家族也已在阿根廷生活了7代。父母親都出身于阿根廷當地有名的望族。
1948年,格瓦拉進入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學習醫學。如果說少年時代的格瓦拉過著貴族公子一般的生活,那青年時代的格瓦拉則徹底地改頭換面,一次在大學的休學旅行對他的人生轉變至關重要。
1950年暑假時,格瓦拉游歷了阿根廷北部的12個省,走過了約4000多公里的路程。1951年,格瓦拉在自己的好友的建議下,決定休學1年環游整個南美洲。他們騎著一輛摩托車沿著安第斯山脈穿越整個南美洲,經阿根廷、智利、秘魯、哥倫比亞,最后到達委內瑞拉。
在這次旅行中,格瓦拉開始真正了解拉丁美洲的貧窮與苦難,他的國際主義思想也在這次旅行中漸漸產生。1952年9月,格瓦拉回到了阿根廷。在他此時的一篇日記中他寫到:“寫下這些日記的人,在重新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時,就已經死去。我,已經不再是我。”
3. 古巴和切格瓦拉
原型就叫切格瓦拉是拉丁美洲的著名社會主義革命家切格瓦拉
4. 切格瓦拉為什么不回古巴
西班牙、法國合拍的電影《切·格瓦拉》,拍攝于2008年,由本尼西奧·德爾·托羅(Benicio del Toro)主演, 史蒂文·索德伯格導演。是關于馬克思主義革命家切·格瓦拉的傳記電影。電影按時間順序貫穿故事始末。
1964年,在哈瓦那,切接受記者麗莎·霍華德(Lisa Howard)的采訪,被問到拉丁美洲的改革是不是在傳遞“古巴改革的信息”。在1955年的墨西哥城,切在一次集會上第一次遇見菲德爾·卡斯特羅。他聽著卡斯特羅的計劃,并加入了七二六運動。1964年在聯合國大會之前,切·格瓦拉發表了一次演講,演講中他怒斥美國帝國主義,堅定自己的政治承諾,宣稱“這是付出生命的斗爭”(this is a battle to the death)。
1957年三月,哮喘發作的格瓦拉和他的革命團隊與卡斯特羅的隊伍會面。1957年3月18日,他們一起襲擊了一個軍營。1958年10月15日,游擊隊到達了比亞克拉拉省。格瓦拉在圣克拉拉戰役的巷戰中,展現了其游擊隊員的作戰技術。到了影片結束,他們勝利了。隨著古巴革命的勝利,格瓦拉去了哈瓦那,說道:我們贏得了戰斗,革命現在開始(we won the war, the revolution starts now)。
5. 古巴的切瓦格納
瓦格納在藝術上最大成就就是在歌劇改革與創作方面。他一方面對當時德國歌劇舞臺上的意大利和法國是歌劇那種膚淺輕佻的內容與風格抱有反感,一方面看到了德國民族歌劇的許多弱點,于是他便以大膽的手法對歌劇藝術甩實行改革。
他以歌劇應綜合戲劇、美術和音樂為一體的觀點,為原則,創作了他稱之為樂劇的新型歌劇。
在這些歌劇作品中,音樂和戲劇等藝術形式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創作出了一種整體的藝術美感,另外,他在歌劇音樂的寫作中加強了管弦樂隊的表現力,并獨創了主導動機的新手法,使音樂形象變得更具體,更鮮明。
6. 切格瓦拉為何要離開古巴大使館
是出生于阿根廷的馬克思主義革命者和古巴游擊隊領導人。格瓦拉于1959年參與了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七二六運動”,推翻了親美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
在古巴新政府擔任了一些要職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離開古巴,在其它國家繼續發動共產革命。
首先是剛果,然后是玻利維亞。在玻利維亞,他在一次由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劃的軍事行動中被捕,并于1967年10月9日被玻利維亞軍隊殺害。死后,他成為了第三世界共產革命運動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運動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