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游記中的五戒?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首先,佛家有五大戒:殺、盜、淫、酒、妄!第一個便是殺生。而唐僧在女國引用子母河水,懷了孕,卻擅自去落胎泉水打胎,無端扼殺生命。其實這就是殺生(此外,洪江邊上,唐僧還曾手刃其“殺父仇人”劉洪)!
第二盜竊呢,原著五十一回,取經團路過金山,唐僧竟一物不取(入金山而空手離去),卻因兩個弟子偷盜納錦背心,為團隊惹下多大麻煩。雖然老唐自己沒有行竊,卻和盜賊是一個團體,難逃其咎。
再重點說說第三戒。
女兒國里,唐僧和國王假成親,這是無奈之舉,或算不上破戒。可在他剛剛擺脫了女兒國的煙花劫,就被一個女妖魔掠去了,風月女魔毒琵琶。
蝎子精色誘唐長老,在取經旅途上,這是妖魔中的第一個。唐長老知道,妖魔不同于女王,女王會以禮相待,惹了妖魔就有可能被用強甚至喪生!經過一番言語糾纏,這一魔一僧說出了一段極有意思的對話。也讓我們看了出來,老唐擔心其實是多余的。
首先,三藏將人肉饃饃囫圇遞給女怪,女怪說:何不劈破給我?唐僧說:出家人不敢破葷!女怪道:出家人既然不敢破葷,怎么前日里子母河邊吃水高,今日又好吃鄧莎餡?三藏道:水高船去急,沙陷馬行遲!
那他們的對話是何意思呢?女怪那句‘吃水高’到底指的什么?唐僧到底破沒破淫戒呢?其實,女怪所指吃吃水高,不過是提醒唐僧你飲了子母河水后懷孕,還喝了落胎泉水打胎,就犯了殺戒,還算是正經和尚嗎?既然第一個殺戒都犯了,還好意思說出家人吃素?
而唐僧的回答又是什么意思?‘水高船去急,沙陷馬行遲’。
表面意思是水從高處流下來的,自然會讓船快些;松軟的沙土會讓馬蹄陷進去,走的較慢。而其實是唐僧為自己無力的辯解:若是取經順風順水,我早就到了靈山成佛了,可惜,一路多有磨難,防不勝防,我這是無可奈何呀。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這風月女魔為什么不用強呢?生米煮成熟飯,難不成還能種出水稻?其實,并不是蝎子精因為懂風情,知情趣。而是她有不得不這么做的理由。一路上,太多的妖魔把唐僧捉進了洞府,有真心想吃的,也有些則是另有所圖。
而這一些,則多是來自佛派以外的‘親道派’,這些人有金丹蟠桃,對于唐僧肉并不怎么動心,但又不能動手一刀殺了,因為唐僧金貴就金貴在他的肉,殺了吃了,肉并不會變質,依然是佛家的長生靈藥。所以,他們千方百計所圖的,就是改變唐僧肉的功效,而辦法就是讓唐僧主動破戒,成為普通人,變成臭皮囊。同時也能證明佛家的教化是不怎么樣的,佛祖的弟子轉世,十世修行,都還不能遵守清規戒律,談何普渡眾生?
女魔百般誘惑,唐僧戰戰兢兢。一夜過去了,似乎什么也沒發生,唐僧好像也沒破戒。卻讓我想起了《紅樓夢》中賈寶玉的第一次春夢的故事。唐僧一整夜都在擔心女魔會對他做點什么!而事實是女魔只是想看看,唐僧會不會主動做點什么。那么唐僧的內心究竟破戒了嗎,只有他自己的良心知道?
有這么一句古話說的好:愛欲之心,人皆有之!能使惡德不欺善念,邪思不毀篤行,是圣也!
再說第四戒,酒。唐僧在西出長安是已經飲了一杯素酒,素酒也就是現在的啤酒。這算不算犯戒不重要的,陛下特批的嘛。
第五戒,妄。吹牛,撒謊,欺人,騙己,一路上老唐也沒少犯,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佛家五戒,唐僧似乎全犯了。這樣的高僧,還高嗎?
當然,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修行!
總盯著別人是否犯錯,還不如每日三省己身。
二、無醇啤酒有什么功效?
近來興起喝無醇啤酒,有人以為“無醇”就是沒有酒精。國際上的標準認為,酒精含量在0.5%以下,具有普通啤酒的色澤、香味和泡沫等特征的啤酒就是無醇啤酒。
雖然并不是完全不含酒精,但無醇啤酒確實對健康有很大的好處。它是采取限制發酵或脫醇的方法,使啤酒中的酒精含量降低,但其中的營養物質沒減少。德國科學家斯特芬?巴蘇斯曾在《酒精中毒:臨床和實驗研究》雜志上發表過一篇文章,證明喝無醇啤酒,可以降低血小板的凝聚能力。血小板的凝聚會引發血栓和心肌梗死,因此,喝無醇啤酒具有一定的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日本岡山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也發現,無醇啤酒可以顯著降低熟的肉類和魚類等食物中含有的一種可破壞人體基因、誘發某些癌癥的化學物質“雜環胺”,將它的危害性降低85%以上。這說明,無醇啤酒還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由于無醇啤酒并不是完全不含酒精,所以不要以為喝無醇啤酒開車不會有問題。事實上,交警判斷酒后駕車和醉酒駕車的行為標準為:每百毫升血液中含20~80mg酒精為酒后駕車;每百毫升血液中含80mg以上酒精為醉酒駕車。無醇啤酒喝多了,也會使體內的酒精水平達到這一標準。
三、佛學網受五戒后吃什么
受五戒后,不可飲酒,飲食上如食肉要吃三凈肉。
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須受持。中國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佛教提倡不殺生,但一般允許食用三凈肉。《四分律》第四十二卷中規定:
有如此三事因緣不凈肉。我說不應食。若見為我故殺。若從可信人邊聞為我故殺。若見家中有頭有皮有毛。若見有腳血。又復此人能作十惡業常是殺者。能為我故殺。如是三種因緣不清凈肉不應食。有三種凈肉應食。若不故見不故聞不故疑應食。若不見為我故殺。不聞為我故殺。若不見家中有頭腳皮毛血。又彼人非是殺者。
在《律藏》中,佛陀規定比庫們不可以吃十種肉:人肉、象肉、馬肉、狗肉、蛇肉、獅子肉、老虎肉、豹肉、熊肉和土狼肉 。此外,比庫除了得非人病(鬼神附身等)開緣允許吃生肉、喝生血外,無病比庫是禁止食用生血、生肉的 。佛陀也禁止比庫們食用明知是為了自己或同梵行者(五同法者;出家五眾)所殺的魚肉;佛陀允許比庫們食用三邊清凈的魚肉:不看見、不聽見、不懷疑為自己或同梵行者所殺的魚肉 。在《律藏》世尊提到:「未觀察不得食肉,假如食用者,犯惡作。 」注釋書提到:「『觀察』是指考察、詢問而說。『未觀察』即是未詢問。因此,假如知道是哪一種肉,就不用詢問;假如不知道,應當詢問后才食用。 」此外,注釋書再提到,由于熊肉和豬肉;豹肉和鹿肉很相像,所以比庫在獲得肉時應當問施主:這是不是允許的肉 。
佛陀和比庫們都依托缽乞食而活命,施主布施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不能挑剔,只要所食用的是三凈肉,都是如法的。佛陀在世時,得瓦達答提出五種主張想要破僧,反而被佛陀所禁止,其中第五種就是主張終生不吃魚肉 。我們應當以此為警惕!至于有些在家眾為了慈悲或習慣而不吃魚肉,在他們的環境允許下,想少和眾生結惡緣,這是值得贊許的。然而他們不應該批評如法食用三凈肉的佛教徒,如此大家才能和睦相處。
受五戒,主要是要注意不要買活的動物來殺了吃,因為五戒中有不殺生的戒條。
如果吃素,純屬自愿。五戒并不禁止葷腥。
我看過的和尚都吃牛排、牛奶、大油餅、雞蛋、可樂、啤酒、還有雞腳和營養快線
吃一些粗茶淡飯,除了蔥、蒜、辣椒等氣味濃烈、刺激性強的東西和肉類食品(雞鴨魚等帶肉的食物)都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