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拉格啤酒起源于德國的什么著名城市?》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這是德國什么牌子的啤酒
- 2、如何區分一瓶酒是拉格和艾爾?
- 3、拉格爾啤酒是什么
- 4、老生常談,啤酒到底分幾種
- 5、拉格啤酒
- 6、啤酒最早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這是德國什么牌子的啤酒
德國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德國受歡迎的啤酒品牌有:
1. Radeberger(瑞德伯格)
“請給我一杯蘭德博格”--幾乎所有的啤酒愛好者都會說到的一句名言。蘭德博格已經成為古老的皮爾森型啤酒的象征,并且是德國多年來最暢銷的啤酒品牌。
2. Krombacher(科隆巴赫)
科隆巴赫是德國最暢銷啤酒排行榜位列第二的啤酒品牌,科隆巴赫啤酒口味圓滑香甜,并且有特殊的啤酒花氣味。
3. Kobrau (科堡啤酒)
科堡啤酒是德國擁有四百年歷史的科布倫茨釀造公司的百年嘉釀,受到全世界啤酒愛好者的歡迎。近四百年釀酒史、古樸的釀酒工藝,以精制麥芽和山泉水精心釀造。
4. Konstantin(康斯坦汀)手工精釀啤酒
德國手工精釀啤酒品牌,始于1422年默盧曼汀家族的古法傳承釀造工藝,主要釀制低酒精度啤酒。在不影響啤酒本身風味的前提下采用古法工藝杜絕過量乙醇對人體的傷害。
5. Becks(貝克啤酒)
貝克啤酒起源于16世紀的不來梅古城,其優良的釀造技術,使‘BECK'S’品牌傳播至今。期間所榮獲的獎項更是不計其數。
6. PaulanerWeissbier(柏龍)
PAULANER(柏龍)是德國家喻戶曉的慕尼黑著名啤酒品牌:采用凈化的阿爾卑斯山冰川水,精心打造出的一代啤酒經典。
7. ErdingerWeissbier(艾丁格)
艾丁格俗稱白啤酒,是世界上銷售量最大的德國啤酒,暢銷于全世界八十多個國家,在德國當地也享有“小麥王”的美譽。
8.Holsten Pilsener (赫力斯特)
赫力斯特成立于1953年,嘉士伯集團旗下著名品牌,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口到英國后成為英國最暢銷的豪華啤酒品牌。
9.Weihenstephan(唯森)
唯森酵母型小麥啤酒在巴伐利亞的釀酒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廠,從11世紀就開始流傳修道院作坊做出來的啤酒。
10.Licher(莉雪)
莉雪是德國家族式啤酒公司Bitburger旗下的一個品牌,始于19世紀中期。因為Bitburger的著名,莉雪在德國啤酒屋都是常見的啤酒品牌。
如何區分一瓶酒是拉格和艾爾?
酒瓶上標注lager或pilsner,bock,schwarzbier等這些風格的,基本上都是拉格啤酒,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艾爾啤酒,例如標有ale,或ipa、stout、porter、小麥等等,這些都是艾爾工藝釀造的,也就是所謂的精釀啤酒。
從口感風味上看,艾爾的酒味要更醇厚一些,酒體十分豐富,拉格的酒味要清淡一些,香氣較單調,口感較單一。目前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啤酒里,90%都屬于拉格啤酒。像咱們國家比較常見的青島啤酒、雪花啤酒、燕京啤酒,以及國外品牌嘉士伯啤酒、百威啤酒、科羅納啤酒等等,都屬于拉格啤酒大家庭的一員。
艾爾啤酒和拉格啤酒工藝
艾爾(Ale),又稱為頂部發酵(Top Fermentating)。使用該種方式發酵的啤酒,酵母位于啤酒液體頂部,通過表面大量聚集泡沫發酵。這種發酵方式適合溫度高的環境,約16℃~24℃最佳,這樣發酵的代謝產物能更多樣。比如會產生酰類和酯類,這些物質極大地影響了啤酒風味,也是艾爾啤酒當中復雜香氣的重要來源。
拉格啤酒:全世界占比90%的啤酒
拉格(Lager),又稱為底部發酵(Bottom fermenting)。拉格啤酒發酵時,酵母在液體底部,發酵溫度要求較低,酒精含量較低。由于酵母沉在發酵醪底部,酵母主要以單一的酒精代謝為主,所以拉格啤酒的口感更加簡單,主要是大麥和小麥的原味。
拉格爾啤酒是什么
。。。啤酒大致跟兩種。拉格就是下發酵啤酒,我們每天喝的青島、雪花全都是這種類型,屬于德國的主流風格。艾爾是上發酵的啤酒,這種在國內就很少了,主要是英國啊比利時啊這種地方的啤酒。。。黃啤黑啤白啤這都是騙人的,就是在釀造的時候用了不同的麥芽,沒有本質區別。如果你自己釀過啤酒你就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了。
老生常談,啤酒到底分幾種
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的啤酒地方特色,但從制作方法上分類,主要有窖藏啤酒(lager)和愛爾啤酒(Ale)兩類,同時也有具有其它地方特色的啤酒制法。
窖藏啤酒,也稱為拉格啤酒(lager),指的是那些使用較低的溫度發酵和儲藏的啤酒,起源於中歐/德國,英文名字lager也是從德語的lagern(貯藏)而來。拉格本身是一種啤酒釀造術語,指的是底層發酵或者說是下發酵,最大的優點是啤酒不易變質。來自德國班貝格的圣艾德 (啤酒)則屬於該類。
愛爾啤酒(Ale)的制作方法來源於不列顛群島。愛爾啤酒一般使用上發酵酵母(最普通的一種釀酒酵母),屬於頂層發酵的啤酒(愛爾,也稱作艾爾,即Ale,其實是一種啤酒發酵術)。但也有像英國福勒斯及威爾頓斯2家酒廠使用具有不明顯的上發酵酵母的特徵的酵母的特例。愛爾啤酒的特點是較高發酵溫度及因此帶來的比下發酵酵母更快的發酵速度。
愛爾啤酒的典型發酵溫度在攝氏15~24 °C(59~75 °F),酵母在此溫度下產生出大量的酯類及其它的一些特殊氣味,一些情況下會生產出有蘋果,梨,鳳梨,香蕉,梅子,李子味等水果味的啤酒。
在15世紀酒花從荷蘭引入英國前,「愛爾」這個名稱專指不使用酒花釀造的啤酒,這樣的使用在酒花引入後就不再適用了。
「正宗愛爾」一詞來源於1973年「爭取散裝啤酒運動」,該運動是為宣揚「采用傳統成分,在發酵容器經過2次發酵,不添加額外的二氧化碳。適用於瓶裝及桶裝的啤酒」。
司陶特和波特都是由烘焙過的麥芽或是大麥制成的黑啤酒,一般使用慢性發酵酵母釀造。這類啤酒有很多種類,比如波羅的海波特(Baltic porter),干司陶特(dry stout),帝國司陶特(Imperial stout)等。「波特(Porter)」的名字首見於1721年,是指一種流行於倫敦街頭和港口搬運工(porter)間的黑褐色啤酒。這種啤酒後來也被稱作司陶特(stout),但司陶特的名字早在1677年就有了。[25]司陶特和波特啤酒的歷史和發展是相互交織的.
Lambic(藍比克/蘭比克)啤酒是一種奇特的啤酒種類,規定必須使用30%以上的未發芽小麥,多數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附近釀造, Lambic啤酒發酵方式采以天然酵母來自然發酵,天然的野生酵母能將Lambic啤酒的糖份完全消耗,使得Lambic啤酒的口感產生很高的酸度,其復雜的酸度讓許多啤酒行家推崇不已.
拉格啤酒
拉格啤酒,源自德文“儲存”,是一種桶底酵母發酵,再經過低溫儲存的啤酒。
桶底發酵,顧名思義就是酵母在發酵時沉在麥汁的下方。發酵溫度一般在10-12攝氏度。常見的有:Pilsner、American Lager、Bock等,多數注重清爽和麥芽的香味,一些特別的拉格啤酒也會有水果或堅果的香味。
拉格啤酒種類
皮爾森
Pilsner 源自捷克共和國境內的Pilsn. 1842年,巴伐利亞釀酒師在Pilsn試驗成功了Pilsner,一種軟水釀制,采用淺色麥芽和Saaz啤酒花的啤酒。上市后即大受歡迎。成為拉格酒的經典鼻祖,也為今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找到了途徑。
美國人在此基礎上,創立了美國拉格。現在捷克境內比較有名的皮爾森酒有捷克百德福(美國百威就是從那里買的版權,后來被百威改成工業拉格之后打了一百年的官司),以及俄羅斯在歐洲啤酒花之鄉扎泰茨建廠生產的扎泰茨鵝(zatecky Gus)。
美國拉格
19世紀40年代,大量歐洲移民出現在美國,同時也帶來了他們在歐洲所喜愛的啤酒。 由于美國地產的大麥芽蛋白質含量較高,美國人在大麥芽里添加了玉米淀粉來稀釋。 這樣一款由麥芽,玉米淀粉釀制的啤酒就成就了美國拉格的特點。
后來美國人為了降低成本再發明了工業拉格,即用原料上大量采用廉價谷物(如大米),甚至食品添加劑和合成品(顏料、甜味劑等)。這種啤酒在中國最為盛行。美國還有歐洲一些出口的啤酒也是這類風格。代表作有百威、嘉士伯、喜力等。
歐洲拉格
德國是歐洲比較著名的一個啤酒國家,其原因是德國針對啤酒頒布了《純粹法》,此法禁止了往啤酒中添加除麥芽,水,啤酒花之外的一切東西,這也保證了德國永遠不會生產工業拉格,在德國拉格中,最著名的有卡力特黑啤(kostriber schwarzbier)。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拉格啤酒
啤酒最早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啤酒最早是埃及人發明的。人類使用谷物制造酒類飲料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已知最古老的酒類文獻,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倫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獻祭用啤酒制作法。
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已有用大麥、小麥、蜂蜜制作的16種啤酒。公元前3000年起開始使用苦味劑。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穆拉比(Hammurapi~公元前1750)頒布的法典中,已有關于啤酒的詳細記載。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為國家管理下的優秀產業得到高度發展。
最早的啤酒只是大麥汁稍微發酵,有點酒味的飲料。根據溫度和酵母菌(那時人類還不知道這是啥東東)種類的不同,分成了拉格(Lager)和艾爾(Ale),它倆的區別在于發酵位置的不同,拉格在發酵桶的下面低溫發酵,艾爾在上面溫暖環境下發酵。好比男人看見女人的反應,多數都變成了下半身思考,所以比起艾爾,拉格要更為普遍。
中國所有的啤酒、喜力(Heineken)、嘉士伯(Carlsberg)、百威(Budweiser)、很多德國啤酒,都屬于這類,簡單無節操。但其實不是如此,拉格其實小批量發酵難度要高于艾爾,因為溫度要求比較低,但后來的工業生產解決了這個問題,拉格發酵溫和、能大批量產、酒體純凈、口味清淡,這是導致它普及的根本原因。
比起拉格,艾爾就文藝的多,荷比盧地區、北歐諸國、英倫都是這種風格,這種酒,高端大氣上檔次,所以說的啤酒精釀大多數都是指這些。
中世紀的時候,歐洲北部水質很差,但大家不喜歡喝開水,于是比利時一幫和尚開始用煮開的水釀成啤酒,這樣能當水喝,味道也很好。大家都覺得啤酒是飲料,所以也無所謂喝啤酒禁令。后來越來越火,于是比利時自成一體,修道院風格(Abbey
beer),我們說的blond(金艾)、double(雙料)、triple(三料)、brown(棕艾)甚至quadruple(四料)都是。
結果英國和愛爾蘭那邊水質更夸張,超硬(硫酸鈣),他們為了掩蓋味道,只能用很多烤過的麥芽,降低PH值,用麥芽焦香掩飾水質味道,于是有了波特(Porter)。后來大家覺得焦香味都不夠爽,再來點糊味更好,就有了世濤(Stout),后來更升級為帝國世濤(Imperial
stout),這些酒普遍特點是酒精度偏高。
后來英國殖民印度,啤酒海運過去之后老容易壞,他們發現往里面使勁兒放啤酒花可以保質,于是就出現了一個新品種:印度淡色艾爾酒,傳說中的IPA(Indian
Pale Ale,印度淡艾),喝的人多了,也就流行了,但這個酒跟印度半毛錢關系都木有好么。
關于《拉格啤酒起源于德國的什么著名城市?》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