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葉簡明已經被調查了,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中國華信,這家企業就是非常低調的超大企業。
中國華信通過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戰略合作,每年獲得哈薩克斯坦1000萬噸石油銷售權益。中國華信立足阿布扎比,拓展中東地區油氣權益,獲取阿布扎比原油1000萬噸/年。中國華信與臺灣中油簽署合作協議,獲得臺灣中油乍得三個油氣區塊35%股權及油氣權益,雙方作為聯合作業者共同開發乍得油氣。與中石油合作,參股中石油乍得H區塊項目,享有額油和額外500萬噸原油銷售權。臺灣中油三個油氣區塊合計探明儲量達10579萬桶,預測石油資源量約33億桶,預計2017年投產,遠景可實現100萬噸以上產能。中石油乍得H區塊地質可采儲量15億桶,2015年實際產量達到260萬噸,遠景可達1000萬噸產能。
中國華信控股捷克J&T金融集團,成為首家控股歐洲銀行的中國民企。J&T金融集團是一家綜合性金融集團,旗下擁有J&T 銀行和斯洛伐克郵政儲蓄銀行兩家銀行,業務涵蓋傳統銀行業務、信托業務、私募股權基金、資產管理、租賃和保理、設備管理及其他金融創新等多個板塊,集團在歐洲六個國家設有分行。
中國華信收購捷克媒體集團、航空集團、旅游集團、互聯網服務公司和多家五星級酒店,著力打造中歐一體化旅游航空產業。組建專業國際旅游航空產業團隊,與國企混合發展,共同整合上海、香港與捷克旅游文化與航空產業資源,打通中歐旅游航空市場,并在香港上市,實現資產證券化。
還是有不少的,這些公司主要不直接面對公眾,所以知名度相對降低,也就是所謂的低調。下面列舉一些。
1、國家電網公司,年營收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所有公司第二位,凈利潤高達102億美元,更掌握著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技術的國際標準制定權,除了其電網業務外,其本身也是電力裝備和新能源技術供應商。
2、金正大,金正大在控釋肥的國際標準制定上掌握話語權,控釋肥國際標準就是由中國主導完成,ISO國際標準化組織于2016年6月發布緩控釋肥國際標準,而金正大是主要起草單位之一。2016年,金正大營業收入實現187.25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遙遙領先于同行業。
3、三安光電,這是A股市場上的大牛股,LED芯片巨頭三安光電公司,擁有的MOCVD數量在全球范圍內僅次于臺灣晶電LED芯片公司,預計在營業收入上首次實現對臺灣晶電的超越,三安光電的凈利潤率竟然高達34.5%,簡直不像是制造業企業。不僅在芯片領域趕超臺灣晶電躍居國際龍頭,三安光電還在往芯片的上游發展。我國芯片嚴重依賴進口,三安光電產線將填補國內砷化鎵/氮化鎵空白,有望全面替代進口芯片。
4、大疆創新,總部位于深圳的大疆,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級無人機廠商,大疆創新在2011年至2015年,銷售額增長近100倍。大疆80%的銷量來自于海外,包括Apple Store蘋果零售店在內的一些大型零售商都在銷售大疆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