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的自考生正在日趨呈遞增狀態,每年都有幾十萬考生選擇自考,其中就湖北省而言,自考生的陣容相當龐大,今年參加自考考試的學生有24萬多人.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選擇自考,自考生的就業到底如何呢?
與統招生相比,自考生在學歷證書上雖處于劣勢,但綜合能力上并非低人一等。當今社會需要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結合的綜合型人才。據調查,自考生有一半以上屬于在職人員,他們多半以半工半讀的形式參加培訓。因此他們拿到畢業證書的同時也積累了幾年的相關工作經驗,這點在求職中所占優勢是十分明顯的。同時,不少外企管理者認為,自考生的吃苦耐勞及動手能力較統招生更勝一籌,考慮問題更為全面。因此,自考生在求職競爭中應充分量化自身優勢。同時建議自考生以專業資格證書彌補學歷證書的缺陷。在招聘會現場,不難觀察到,很多招工單位,在招聘啟事中注明“具有職業資格認證證書者優先”的招聘條件。自考生的實踐經驗較強,因此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是彌補學歷缺陷最為有利的手段。中國不乏優秀的社會棟梁之才是自考出生的,我可以舉幾個例子
1、李成福
自考生,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走馬上任集團公司總經理后,他憑借在自學過程中練就的韌勁兒,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帶成了連續多年名列國內同行業暢銷量榜首、躋身世界啤酒企業前茅的知名企業,為民族啤酒產業的壯大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吳士宏
自考生,TCL信息產業集團總經理。
原北京椿樹醫院護士,去的自考英語專業專科學歷后,進入IBM,從沏茶倒水、打掃衛生的小角色做起,直至1997年出任IBM中國銷售渠道總經理。1998年,吳士宏從IBM跳槽,出任微軟(中國)公司總經理,1996年6月辭職。現任TCL信息產業集團總經理。
3、牛根生
自考生,創辦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并擔任董事長兼總裁職務。
牛根生是個苦孩子,據說當年他從鄉下被賣到城里只值50元錢。那個時候無論是誰都不會料到,今天他的身價竟然會上漲幾千萬倍。“牛”到了這個地步,因為他是蒙牛的“領軍人物”。
4、劉建業
自考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
5、王辛民
自考生,賽特集團常務副總裁2003年度中國十大商業新聞及年度影響力人物。
6、畢福劍
自考生,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節目主持人。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導演專業自考畢業,后進入中央電視臺。曾擔任大型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拍攝,任主攝像之一,95年隨中國首次遠征北極點科學考察隊去北極,擔任客串并客串主持,從此逐漸被人熟悉。
7、阿丘(丘孟煌)
自考生,中央電視臺《今天故事會》節目主持人。邱孟煌1968年出生于廣西南寧,后從事過政工干部、藝術劇院編劇等工作,2003年4月開始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任《社會記錄》節目主持人。
8.曹正文 著名作家 上海政協委員
筆名米舒,自考考試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80年代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新民晚報》高級編輯兼專欄作家,上海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1998年起任上海市政協第九屆、第十屆委員。
我的一個好朋友全日制本科在讀時,同時自考學習了第二專業,獲得了第二學位。畢業后,因工作需要又參加了另一個專業的自考,也拿到了學位(第三個學士學位),同時還拿下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對于這樣的自考生來言,很多自考的同學可能感到不可思議,很多全日制的畢業生也對他刮目相看!下面,簡單談一下對自考的認識。
自學考試是國家的一項重要人才培養機制,自考本科優秀的,可以申請學士學位!
目前,自考學歷及學位與全日制在看待方面肯定有差別,但是也各有所長。自考生體驗的是自學的氛圍,可以鍛煉人的意志力、自我學習研究及總結分析的能力,當然也可以系統的學習一個專業。全日制體驗的是在校的氛圍,有著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因此兩個渠道各有千秋,對人的錘煉和提升點也各不同。
但是,自考是國家承認的,自考生的精神意志是值得肯定的。我的這位朋友身上就有一種特別的進取精神,應該和他的學習經歷相關。因此,大家不要對目前的學歷現狀躊躇,選擇了就努力去實現,這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