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釀造史
對于德國這個“啤酒民族”來說,除了每年秋季在南部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舉辦的盛大啤酒節,4月23日也是一個舉杯同慶的好日子。這一天,是傳統的“德國啤酒日”。1516年4月23日,著名的啤酒釀造《純凈法》頒布。
在“啤酒日”這一天,全德國的啤酒釀造廠和啤酒博物館等與這“國民飲料”有關的地方都會熱情地敞開大門,歡迎人們前來一觀啤酒釀造的歷史與工藝。
在德國說起啤酒,巴伐利亞州是不能錯過的。五百年前,《純凈法》在這里頒布。今天,巴伐利亞大大小小的啤酒廠有600多家,是啤酒廠最為密集的聯邦州?!捌【迫铡碑斕?,慕尼黑市免費贈飲1000升啤酒的活動堪稱全國節慶活動的高潮之一。
2. 啤酒的演變歷程
據說啤酒面包起源于公元七世紀初,面包的形狀,很像雙手抱胸祈禱。雖說名字叫啤酒面包,卻不是用啤酒做的面包,而是搭配啤酒來吃的。
最初的啤酒面包,表面灑滿粗粒海鹽,烘烤時又要浸泡過純堿水,可以中和喝啤酒時的酸性。
后來演化成各種口味形狀,形狀除了傳統的環抱狀,還有迷你形、長條形、環狀、杖形、塊狀等等;口味也添加了芥茉、皮薩口味以及果醬、花生醬餡等。類似焙果一樣有故事,受人追捧的啤酒面包,因為滿足了健康的訴求,越來越多的被大家喜愛。
3. 啤酒發展史
1、德國色彩(1903-1916):1903年“日耳曼尼亞啤酒有限公司青島股份公司”創世以來,一直使用“Tsingtao Beer”的商標,語意為“純正”,酒標使用德國元素,殖民色彩濃厚。那時使用褐色的啤酒瓶,工人們還發明了“草把”護瓶,以便于長途運輸。
2、日本表象(1916-1945):近30年的日本經營時期,高盧雞、鷹、獅子等德國元素換成了麒麟,青島啤酒的商標先后或同時使用過青島、朝日、麒麟、札幌、萬字等多種商標。
3、民國包裝(1945-1949):1945年,青島啤酒歸國民政府經營,商標有了青島特色,圖案上最顯著的特征是采用燈塔為核心的構成要素,其原型就是小青島燈塔。1948年,接管啤酒廠的齊魯企業股份公司征集使用新的黑皮商標,團委彩色橢圓形,顯得華麗新穎。
4、新的起點(1949-1993):新中國成立后的一段時間,青島啤酒圖案仍為燈塔,但色調和風格皆有所更新。1958年,“回瀾閣”酒標開始醞釀并逐漸投入使用,標志著世界的青島啤酒走向真正的文化自覺。這一時期還出現了聽狀易拉罐和形似航空的炮彈酒。
5、走向輝煌(1993-2003):1993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伊始,開始啟動新版LOGO。90年代末,青島啤酒推出不銹鋼中空保溫的生酒桶,并催生了青島人塑料袋打啤酒的特殊風情。
4. 啤酒發酵歷史
生產工藝流程:
充氧冷麥汁→發酵→前發酵→主發酵→后發酵→貯酒→鮮啤酒
↑
菌種
錐形罐發酵工藝
?。?)錐形罐發酵的組合形式
錐形罐發酵生產工藝組合形式有以下幾種:
?、侔l酵-貯酒式 此種方式,兩個罐要求不一樣,耐壓也不同,對于現代釀造來說,此方式意義不大。
?、诎l酵-后處理式 即一個罐進行發酵,另一個罐為后熟處理。對發酵罐而言,將可發酵性成分一次完成,基本不保留可發酵性成分,發酵產生的CO2全部回收并貯存備用,然后轉入后處理罐進行后熟處理。其過程為將發酵結束的發酵液經離心分離,去除酵母和冷凝固物,再經薄板換熱器冷卻到貯酒溫度,進行1~2天的低溫貯存后開始過濾。
③發酵-后調整式 即前一個發酵罐類似一罐法進行發酵、貯酒,完成可發酵性成分的發酵,回收CO2、回收酵母,進行CO2洗滌,經適當的低溫貯存后,在后調整罐內對色澤、穩定性、CO2含量等指標進行調整,再經適當穩定后即可開始過濾操作。
?。?)發酵主要工藝參數的確定
①發酵周期
由產品類型、質量要求、酵母性能、接種量、發酵溫度、季節等確定,一般12~24天。通常,夏季普通啤酒發酵周期較短,優質啤酒發酵周期較長,淡季發酵周期適當延長。
?、诮湍附臃N量
一般根據酵母性能、代數、衰老情況、產品類型等決定。接種量大小由添加酵母后的酵母數確定。發酵開始時:10~20×10個/ml;發酵旺盛時:6~7×10個/ml;排酵母后:6~8×10個/ml;0℃左右貯酒時:1.5~3.5×10個/ml。
?、郯l酵最高溫度和雙乙酰還原溫度
啤酒旺盛發酵時的溫度稱為發酵最高溫度,一般啤酒發酵可分為三種類型:低溫發酵、中溫發酵和高溫發酵。低溫發酵:旺盛發酵溫度8℃左右;中溫發酵:旺盛發酵溫度10~12℃;高溫發酵:旺盛發酵溫度15~18℃。國內一般發酵溫度為:9~12℃。雙乙酰還原溫度是指旺盛發酵結束后啤酒后熟階段(主要是消除雙乙酰)時的溫度,一般雙乙酰還原溫度等于或高于發酵溫度,這樣既能保證啤酒質量又利于縮短發酵周期。發酵溫度提高,發酵周期縮短,但代謝副產物量增加將影響啤酒風味且容易染菌;雙乙酰還原溫度增加,啤酒后熟時間縮短,但容易染菌又不利于酵母沉淀和啤酒澄清。溫度低,發酵周期延長。
④罐壓
根據產品類型、麥汁濃度、發酵溫度和酵母菌種等的不同確定。一般發酵時最高罐壓控制在0.07~0.08MPa。一般最高罐壓為發酵最高溫度值除以100(單位MPa)。采用帶壓發酵,可以抑制酵母的增殖,減少由于升溫所造成的代謝副產物過多的現象,防止產生過量的高級醇、酯類,同時有利于雙乙酰的還原,并可以保證酒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啤酒中CO2含量和罐壓、溫度的關系為:
CO2(%,m/m)=0.298+0.04p-0.008t
其中 p --罐壓(壓力表讀數)(MPa)
t --啤酒品溫(℃)
?、轁M罐時間
從第一批麥汁進罐到最后一批麥汁進罐所需時間稱為滿罐時間。滿罐時間長,酵母增殖量大,產生代謝副產物α-乙酰乳酸多,雙乙酰峰值高,一般在12~24h,最好在20h以內。
⑥發酵度
可分為低發酵度、中發酵度、高發酵度和超高發酵度。對于淡色啤酒發酵度的劃分為:低發酵度啤酒,其真正發酵度48%~56%;中發酵度啤酒,其真正發酵度59%~63%;高發酵度啤酒,其真正發酵度65%以上,超高發酵度啤酒(干啤酒)其真正發酵度在75%以上。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發酵度較高的淡爽性啤酒。
錐形發酵罐工藝要求
①應有效的控制原料質量和糖化效果,每批次麥汁組成應均勻,如果各批麥汁組成相差太大,將會影響到酵母的繁殖與發酵。如10oP麥汁成分要求為:濃度%(m/m)10±0.2,色度(EBC單位)5.0~8.0,pH5.4±0.2,α-氨基氮(mg/L)140~180。
?、诖蠊薜娜萘繎c每次糖化的冷麥汁量以及每天的糖化次數相適應,要求在16h內裝滿一罐,最多不能超過24h,進罐冷麥汁對熱凝固物要盡量去除,如能盡量分離冷凝固物則更好。
③冷麥汁的溫度控制要考慮每次麥汁進罐的時間間隔和滿罐的次數,如果間隔時間長次數多,可以考慮逐批提高麥汁的溫度,也可以考慮前一、二批不加酵母,之后的幾批將全量酵母按一定比例加入,添加比例由小到大,但應注意避免麥汁染菌。也有采用前幾批麥汁添加酵母,最后一批麥汁不加酵母的辦法。
?、芾潲溨芙庋醯目刂瓶梢愿鶕湍柑砑恿亢徒湍阜敝城闆r而定,一般要求每批冷麥汁應按要求充氧,混合冷麥汁溶解氧不低于8mg/L。
?、菘刂瓢l酵溫度應保持相對穩定,避免忽高忽低。溫度控制以采用自動控制為好。
?、迲M量進行CO2回收,以便于進行CO2洗滌、補充酒中CO2和以CO2背壓等。
?、甙l酵罐最好采用不銹鋼材料制作,以便于清洗和殺菌,當使用碳鋼制作發酵罐時,應保持涂料層的均勻與牢固,不能出現表面凹凸不平的現象,使用過程中涂料不能脫落。發酵罐要裝有高壓噴洗裝置,噴洗壓力應控制在0.39~0.49MPa或更高。
5. 啤酒的釀造
過程如下
1 大麥芽和水混合糖化成麥汁
啤酒釀法是將發芽過后的干燥大麥芽壓碎加水混合,在糖化鍋里糖化,糖化鍋內的麥芽粥溫度約65~70℃,此溫度范圍會使麥殼里的酵素將淀粉轉化為糖,浸泡1小時、糖化結束后就變成清澈的甜麥汁。
2 麥汁+啤酒花煮滾,降溫加酵母
接著將分離的麥汁抽入煮沸鍋并升溫到100℃,煮沸后加入苦味型啤酒花再滾1小時,讓啤酒產生啤酒花的各種香氣。可添加酵母到發酵槽中開始發酵。
3 等待發酵熟成
好的啤酒需要時間發酵熟成,時間約需1個月,有些甚至需要更長時間。而愛爾蘭啤酒發酵溫度大約在20~22℃;拉格啤酒則為7~13℃。
4 過濾酵母雜質后裝
最后,將酵母和多余的雜質過濾掉,便可裝瓶成為一罐罐啤酒了。有些精釀啤酒廠的酒款是不經過過濾的。
6. 精釀啤酒的歷史由來
威士忌是用麥芽為原料釀造的蒸餾酒,而且要在橡木桶里陳釀一段時間。所謂蒸餾酒就是通過蒸餾的方式去除多余的水分,讓酒精濃度達到比較高的水平的酒。啤酒則是用糧食、啤酒花等材料釀造的酒,因為不經過蒸餾,酒精度數很低。而威士忌又可以根據麥芽的種類分為單一麥芽和調和麥芽兩種。前者就是樓主說的,只用一種麥芽釀造。而調和麥芽威士忌則是通過多種單一麥芽威士忌以特殊的比例調制的威士忌,口感比單一麥芽更豐富一些。單一麥芽威士忌只有小部分作為單一麥芽威士忌產品出售,大部分都供給調和麥芽威士忌廠商用來制作調和麥芽威士忌用了。
7. 精釀啤酒發展歷史
精釀啤酒的成分是麥芽、酵母、啤酒花和水。
下面介紹一下這四種原料:
1、麥芽
麥芽會影響精釀啤酒的風味。精釀啤酒注重麥芽的品質,所以對于麥芽的香味、色澤、千粒重、脆度以及糖化力的要求都很高。
2、酵母
酵母可以改善啤酒的風味以及增加營養。拉格酵母與艾爾酵母是釀酒的主要酵母,而這每一種酵母當中還含有數千種不同的酵母菌株,正是這些酵母菌株,使得各家精釀啤酒區分開來。
3、啤酒花
啤酒花,又被稱為蛇麻花。屬于蕁麻目大麻科葎草屬,是攀援草本植物。雌雄異株,釀酒所用的只是雌花。
啤酒花在釀酒過程中具有天然防腐、延長啤酒保質期的作用,還可以形成啤酒的細膩泡沫,并能澄清麥汁使啤酒變得清透,還能平衡麥芽汁甜度使啤酒變得可口。
4、水
水在釀酒原料里所占的成分高達90%。從中可以看出水質的重要性。無論是家釀還是工業釀酒,對水質的要求都特別高,因為它嚴重影響著酒的風味與口感。
精釀啤酒水質要求高
即便具備了好的原料、酒花,優良的酵母和高超的釀造技術,但沒有好的水做保證,也不可能釀造出好的啤酒。水是酒的血液,是酒的靈魂,想生產出好的啤酒首先要考慮有沒有好的水源作保證。
8. 精釀啤酒的發展史
一、精釀啤酒主要特點:
1、原料主要是水、麥芽、酒花加酵母發酵而成,含有二氧化碳。
2、高濃度,高酒花添加量,高酒精度≥4.5%。
3、不經高溫滅菌、巴氏滅菌,含有活酵母。
4、口味醇厚,爽口,泡沫細膩豐富。具有明顯的麥芽香和酒花香。
二、精釀啤酒種類:
目前精釀啤就可分為6類,分別為拉格啤酒、烈性黑啤酒、皮爾森啤酒、艾爾啤酒、愛爾蘭黑啤酒、苦啤酒。前三種屬于低溫底部發酵工藝,后三種屬于高溫頂部發酵工藝。
三、流行的6種精釀啤酒特點:
比爾森啤酒:色澤淺,泡沫潔白細膩,酒花香味濃且清爽,苦味重但是不長,口味醇厚,二氧化碳殺傷力強。
多特蒙德啤酒:采用煮出糖化法,酒花用量較低,呈淡黃色,發酵度高,酒精含量較高,酒花清香味豐富。
慕尼黑啤酒:色澤較深,外觀呈紅棕或棕褐色,清亮透明,麥香味濃郁,口味濃醇,苦味較輕。
淡色艾爾啤酒:色澤淺,酒花香味豐富,苦味重,酒精度高,口味清爽;濃色艾爾啤酒呈琥珀色,麥芽香味濃,口感甜而醇厚,微酸。
司陶特黑啤酒:愛爾蘭生產的上面發酵的黑啤酒。色澤深厚,酒花苦味重,有明顯的焦香麥芽味,泡沫好。
博克啤酒:下面發酵的烈性啤酒,棕紅色。麥芽香氣醇厚,泡沫持久。
9. 啤酒的起源與發展史
啤酒是當今風靡世界的飲料之一,而說起啤酒的來歷還頗有些傳奇色彩。
新石器時代有—一個健忘的面包師,一天無意中把作面包用的生面團長時間的放在太陽下曬,生面團逐漸變成液體狀態并開始發酵,由此發現了最早的啤酒釀制方法。
關于啤酒的起源,說法頗多,有文獻記載,啤酒的起源可追溯到9000年前,中亞的亞述(今敘利亞)人向女神尼哈羅獻貢酒,就是用大麥釀制的酒。
也有人說,大約4000多年前居住在兩河流域地區的蘇美爾人已懂得釀制啤酒,而且當時啤酒的消耗量很大,蘇美爾人收藏糧食的一半都用來發麥芽然后釀制啤酒。
大約同一時代,據說伊朗附近的閃米人不但會釀制啤酒,且將制法刻在粘土板上,獻給農耕女神,至今在巴黎還保存著這種記載制酒法的文物。
巴黎盧浮宮豎立著一塊兩米多高的墨綠色石柱,上面刻著3700年以前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
在這部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里,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Hammurabi,巴比倫第一王朝的第6代國王,自公元前1792~1750年統治巴比倫)制定了關于啤酒釀造和飲啤酒的法規。
另外,敘利亞人和埃及人用小管吸飲啤酒的情景在柏林 地質博物館埃及部分展出的石灰巖壁畫上清晰可見。
1994年《華盛頓郵報》載,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南科羅來納大學的考古工作者們,在尼羅河畔發掘到一個釀酒作坊,內有4個酒缸。
專家們對酒缸內的黑色物質分析后得知酒缸乃是釀啤酒之用,已有5400年的歷史,這一發現為啤酒起源埃及的說法提供了蜒。
所有這些都說明啤酒及其技術的傳播是很快的。
但啤酒的原型到現代啤酒,也并非——蹴而就。
原始的啤酒,有的是將發芽的大麥,加水貯于敞口容器中天然發酵而成:有的是先將大麥、小米等物制成面包,粉碎后至于水中發酵而成;還有的人將發酵后的酒液加入香料,煮熱后再飲用。
公元786年,德國的一個 修道士嘗試把啤酒花用于啤酒生產,使啤酒的質量得到了改善。
但直到15世紀,才正式將酒花確定為啤酒的香料。
1850-1880年間,法國的巴斯德確立了微生物的生理學觀點,并創造了著名的巴氏滅菌法:1878年,羅倫茨·恩茨格爾研制出一種過濾裝置,這種裝置可除掉啤酒中的混濁物質;1881年,丹麥人艾米爾.克 里斯蒂安·漢森發現了大量的發酵菌種,不久后他又成功地培養了這些菌種:隨后,冷凍機也開始應用于啤酒工業。
這些新的技術使啤酒釀造轉入了工業化規模的新階段,現代啤酒基本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