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華潤雪花十大戰略舉措》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誰知道華潤的前身——聯和行的歷史??
- 2、華潤雪花的歷史沿革
- 3、請問,雪花啤酒的第一次渠道改造是什么時候?
- 4、雪花啤酒是不是國企改革過來的?
- 5、怎么理解華潤雪花啤酒CEO侯孝海,在BrandZ中國品牌100強上講的企業制勝變革時代?
誰知道華潤的前身——聯和行的歷史??
聯和行的歷史:
聯和行,也即華潤的前身。1931年夏,時任中央特科負責人的陳云在上海交給秦邦禮兩根金條,指示他以此做資本,以開店為掩護,為黨建立秘密交通站籌集和保護黨的經費,并暗中為中共提供無線電、藥品等這些在當時被國民黨嚴密封鎖的戰略物資。
就這樣秦邦禮創辦了后來華潤公司,成為了華潤第一創始人。抗日聯合統一戰線成立后,陳云再次指示楊廉安到香港開公司,協助八路軍駐港辦事處工作。
1938年夏,楊廉安化名楊琳帶著當初結業時留下的資金,出現在香港的街頭,不久即開設了“聯和行,總部位于香港中環畢打街。
1948年,聯和行聯和行進行改組、擴大,更名為華潤公司。華潤之名,取自毛澤東的字潤之”,寓意中華潤之。同時,還有中華大地,雨露滋潤之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華潤扎根香港,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部的國有企業,成為國家對外貿易的窗口公司。
1947年3月,根據周恩來、任弼時關于去香港主持海外及內地經營,并籌劃今后蔣管區地下黨經濟接濟的指示,到大連組織中華貿易總公司。
1948年,到香港組建華潤集團總公司,任董事長,進行貿易工作,并以此為掩護開展上層統戰活動。1952年,華潤公司被指定為中國各進出口公司在香港的總代理,劃歸中央貿易部管理。
1952年以前,華潤公司歸屬中共中央辦公廳管理,是黨企,1952年,中共中央決定將所有黨企移交國家,同年10月,華潤歸屬國務院外貿部管理,成為國企一員。
10月24日,經資產評估,中央貿易部向中央辦公廳特別會計室支付了收購華潤公司的資金。至此,華潤14年的黨產生涯結束,依靠兩根金條起家、歷經戰爭洗禮的華潤,此時已成為一家擁有2000萬美元資產的外貿重要企業。
1980年代華潤由代理貿易向自營貿易轉型,努力發展中長線投資項目,重點投資了零售、房地產、電力、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漸趨大型化和專業化,為今天成為香港和中國內地最具實力的多元化企業之一奠定了基礎。
1998年,為了適應集團投資項目不繼增多的需要,華潤集團董事會決定在集團企發部的基礎上成立華潤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之后,集團進入了開展各種投資活動最活躍的時期。其中重大的投資項目有泰國長春置地、北京華潤大廈、上海華潤時代廣場、華潤澳門假日酒店、萬眾電話、大老山隧道和三號干線。
以及沈陽壓縮機廠和黑龍江金玉集團等。投資項目涉這樣的案例層出不窮。其一是華潤創業。1999年,為了整合集團零售業務資產,同時扶助下屬上市公司華潤創業零售消費品業務的發展,華潤集團將香港的零售業務及投資物業注入華潤創業,注資總值達27.2億港元。
注資完成后,華潤創業股票的每股凈資產值由5.81港元上升至7.08港元,增幅約22%。通過這次注資,華潤集團收取了13.6億港元現金、1.13億股華潤創業股份。
在此之后,華潤對孵化注資的運用越來越頻繁和嫻熟。以華潤置地為例,2005年到2008年,華潤集團分4次合計向其注入了197億元的物業和地產項目,土地1445萬平方米,使之快速進入行業領先的企業陣營。
2013年5月6日,華潤電力及華潤燃氣發布聯合公告稱,兩者將在華潤集團旗下籌建一個統一的能源集團,并繼續于港交所掛牌上市。
擴展資料:
華潤創業,成立于1992年,由華潤集團持股51.33%,也是華潤系第一家上市公司,占到整個集團銷售額的近1/3。
華潤創業由華潤萬家、華潤雪花、華潤五豐和華潤飲料四家一級利潤中心組成,專注于中國的消費品業務,包括零售、啤酒、食品及飲品業務。
其中最熟為人知的是華潤萬家。華潤萬家1984年創立于香港,80年代末即成立為香港第三大超市。2001-2012年,華潤萬家店面數量從42個增長到4425個。
銷售額從99.4億增長到941億,員工數目多達21.10萬人。華潤創業旗下零售板塊品牌眾多,包括華潤萬家超級市場、中藝、華潤堂、藥妝店采活VIVO、太平洋咖啡等。
而電力是占華潤集團資產規模近2成的板塊,旗下的平臺主要是華潤電力。華潤電力成立于2001年8月,主要是投資、開發、建設、運營和管理火電、風電、水電、煤炭及分布式能源項目。
其下屬有華潤新能源和華潤煤業。前者從事風電和水電業務,后者負責煤礦投資、建設與運營,是華潤集團的一級利潤中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華潤系
華潤雪花的歷史沿革
華潤雪花前身是雪花啤酒,其誕生于沈陽啤酒廠。 在1964年中國啤酒權威云集的產品評比會上,一種新產品擊敗中國所有的老牌啤酒,一舉奪魁。
這種新貴因其泡沫豐富潔白如雪,口味持久溢香似花,遂得名“雪花”啤酒。
此后,“雪花”每次參加國家評比都名列前茅。1979年的國家輕工業部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雪花啤酒被命名為全國優質酒。
產品先后出口到香港、美國、法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地。
在很長時間里,雪花啤酒主要用于出口。直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才開始對涉外賓館和部分重要機構限量特供。
雪花啤酒,泡沫潔白如雪,口味持久溢香似花,酒液淡黃,明亮有光;有酒花香氣和麥芽清香、香氣純正;注入杯內,因二氧化碳氣足,細城潔白如雪花的泡沫立即浮起。可持久而不消失長達五分鐘,猶如一層積雪覆蓋于酒液之上。清新、淡爽的口感,年輕、活力、進取的品牌個性,令人愉快的微苦味,柔和清爽,夏天的時候冰鎮了喝,更是沁人肺腑,令人喝后久久難以忘懷。
良好的市場口碑和不錯的經營業績吸引了準備進軍啤酒行業的香港華潤集團,1993年,華潤雪花啤酒遼寧有限公司的前身——沈陽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請問,雪花啤酒的第一次渠道改造是什么時候?
華潤雪花啤酒的第一次渠道改造始于2002年,這次渠道改造后逐步將華潤雪花啤酒推上了中國啤酒的領軍企業的寶座。之后,在2018年做了第二輪的改造,想了解更多可以百度一下
雪花啤酒是不是國企改革過來的?
華潤雪花啤酒不是央企,也不是私企。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
華潤雪花啤酒從一個區域性的單一工廠,發展成為行業中的知名企業,僅用了十年的時間。目前華潤雪花啤酒在中國大陸經營48家啤酒廠,占有中國啤酒市場的15%份額。旗下擁有30多個區域品牌,在中國眾多的市場中處于區域優勢。2006年華潤雪花啤酒銷量超過500萬千升,不但突破了雪花啤酒單品銷量第一,并且公司總銷量一舉超越國內其他啤酒企業,成為中國銷量最大的啤酒企業。
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甲戌年),是一家生產、經營啤酒、飲料的央企控是華潤創業有限公司。
公司類型:中外合資
公司口號:每一個人都不簡單,每一瓶酒才放光彩
華潤雪花啤酒成立于1994年,成立時間比青島啤酒短得多,起初,它被稱為沈陽啤酒廠,許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經過不斷的發展,終于成為一個知名品牌,勇闖天涯廣告已經深深扎根于人們的心中。2019年上半年,華潤雪花的銷量超過600萬千升,而青島啤酒的銷量只有400萬千升。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青島啤酒比較貴,華潤雪花比青島啤酒賣得多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它的價格更加人性化。在這一點上,我也有一些經驗,當我出去吃飯時,我通常喝雪花,雖然青島啤酒可以喝,但它喝的肯定比雪還少。華潤雪花的工廠比青島啤酒多也是有原因的。華潤雪花在中國有90多家釀酒廠,而青島啤酒只有60多家,不得不說,華潤雪花的戰略布局還是非常長遠的。
華潤雪花設計了“廠商—運營商—分銷商—終端”模式,將批發商轉變為運營商,大部分銷售工作由廠家負責,雪花啤酒的銷售管理人員直接進入零售店、餐廳等終端推銷、服務、陳列和維護價格體系。
事實證明,這種模式確保雪花啤酒在擴大銷量和銷售區域的同時,仍能對市場進行劃分和管理。在分銷體系的推動下,華潤雪花從原有的區域向全國擴展,分銷體系延伸到西藏等偏遠區域,銷量快速增長。
怎么理解華潤雪花啤酒CEO侯孝海,在BrandZ中國品牌100強上講的企業制勝變革時代?
華潤雪花啤酒在時代大變革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也受到同行業的關注,對于「企業如何制勝變革時代」這個問題,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孝海表示:“目前面臨的挑戰,對于企業而言,更重要的是企業品牌如何做得更好、公司發展如何更快、整個業務覆蓋場景如何更廣、在未來的整個競爭中如何取勝。”這幾方面都是企業在大變革時代應該重點考慮的方向,這也是制勝變革時代的秘籍
關于《華潤雪花十大戰略舉措》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