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山西運城啤酒廠地址》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運城雪花啤酒廠上班可以嗎
- 2、山西現在有什么啤酒廠家?
- 3、河南啤酒市場發展格局
- 4、雪花啤酒的發展歷史
運城雪花啤酒廠上班可以嗎
很累很苦。每天上12個小時,而且工資也不是很高。
擴展資料
華潤雪花啤酒(運城)有限公司是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全資組建的專業啤酒釀造公司,隸屬于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
運城公司是華潤雪花啤酒在山西省境內最大的啤酒生產企業,年設計雪花啤酒生產能力為40萬千升,占地面積為397.1畝,總投資為6億元人民幣。工程將分兩期進行,一期實現雪花啤酒生產能力26萬千升/年,2008年12月下旬開始施工,2010年3月下旬正式投產。
期工程總建筑面積為57000平方米,主要生產車間包括:糖化車間、發酵車間、包裝車間、動力車間、鍋爐房及五金倉庫等。主要生產設備為國際及國內先進配置。主要生產設備包括:
糖化設備; 6個全容為1200m3大麥芽筒倉利蒲倉、2個全容為400m3大米筒倉,一次產冷麥汁100kl糖化設備一套;
發酵設備:4臺有效容積200m3發酵罐、28臺有效容積400m3發酵罐、一套50kl/h技術先進及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硅藻土燭式過濾機;
包裝設備:40000瓶/小時包裝線2條、24000瓶/小時包裝線1條;
制泠設備;25系列螺桿制泠機組2臺,20系列螺桿制泠機組2臺;
供電:總體規劃總裝機容量約為6000KVA,安裝2臺2000KVA變壓器;
空壓:采用進口設備為1臺10m3/min和2臺20m3/min風冷式螺桿壓縮機及2臺20m3/min冷干機。
山西現在有什么啤酒廠家?
太原
青島啤酒太原有限公司 (原嘉禾)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洛街9號
大同
華潤雪花啤酒大同有限公司(新建中) 大同縣
朔州
山西燕京啤酒有限公司 (原三禾啤酒) 山西省朔州市新建路
晉中
華潤雪花啤酒山西有限公司(原月山啤酒)晉中榆次區修文鎮西郝村
克代爾集團祁縣晉商喬家啤酒有限公司 祁縣城北食品工業園
燕京啤酒(晉中)有限公司 祁縣東觀鎮喬家堡村東北側
運城
華潤雪花啤酒運城有限公司 鹽湖區雪花路呂梁
山西森力啤酒有限公司 汾陽市栗家莊鄉
長治
長治圣合得啤酒有限公司 潞城市翟店鎮生態工業園區
晉城
晉城市白馬王啤酒廠 晉城市七嶺店
陽泉
陽泉娘子關酒業有限公司 陽泉市娘子關鎮辛興鄉東塔堰村黃沙咀
忻州
天龍五臺山迎澤啤酒飲料有限公司 五臺縣東冶鎮紅旗路
臨汾
山西金星啤酒有限公司 洪洞縣辛村鄉南段村
河南啤酒市場發展格局
河南,中國啤酒市場最后一塊奶酪
目前,中國啤酒行業已進入以華潤雪花、百威英博及青島和燕京四大巨頭為主導的壟斷競爭階段。四大啤酒巨頭從2002年左右開始在國內啤酒市場大量跑馬圈地,通過收購、兼并、參股及自建生產廠等各種方式,形成了布局全國且互相交錯的市場覆蓋網絡,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四大啤酒巨頭的國內銷量已占到了中國啤酒市場總容量的50%強。
四大巨頭之后,則是以珠江、金星、重啤為代表的第二集團軍,另外還要加入在西部占據優勢地位的外資嘉士伯系(嘉士伯在重啤只是參股)。四位第二集團軍代表近些年也是不停的伺機擴展市場,努力向國內第一啤酒軍團邁進。
中國啤酒市場整體格局初定,只要你隨時翻開中國地圖,在國內幾乎所有的省份,哪怕在偏僻遙遠的西部,也隨時能看到國內啤酒巨頭甚至世界啤酒巨頭布點進入的身影。然而,唯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歷來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的中原地區——河南。
河南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2009年人口數約9970萬,2010年將超過1億),且啤酒消費容量巨大(行業媒體公布數字,河南啤酒2008年產銷量約330萬噸,在全國各省市中排名第二)。然而,啤酒消費量如此大的一個省份,為什么啤酒巨頭們卻遲遲沒有布點進入呢?
按業內的說法,雪花、青島等啤酒巨頭之所以遲遲不進入河南市場,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河南啤酒品牌眾多,競爭激烈,低價產品盛行,廠家普遍盈利能力偏低,對啤酒巨頭們的吸引力太低;第二,由于金星在河南省的強勢地位(省內市場份額第一,聲稱在全國排名第四),啤酒巨頭們不愿輕易與金星發生正面沖突;第三,某些啤酒巨頭想通過收購金星掌控河南啤酒市場(如,原AB公司),但由于金星的體制及產權問題而致收購不成功。
然而,今天的河南啤酒市場的真實狀況究竟怎樣,河南啤酒市場對啤酒巨頭們有哪些重要意義,他們采取什么樣的策略進入河南比較合適?下面將通過對河南啤酒市場各方面調研數據,逐個解析如下。
河南啤市現狀:金星領先,群雄割據
河南現有啤酒品牌約22個,生產廠約30個,總產能約319萬噸,產能在20萬噸以上的有金星、維雪、月山和奧克4家。在生產廠的分布上,除許昌和濮陽外(原濮陽銀球已處于破產倒閉狀態),基本上每個地級市場最少要有一家啤酒生產廠(詳見以下圖表)。
表1:河南省主要啤酒品牌2009年概況
品牌 生產廠 產能 分廠投產時間 09年銷量
金星
(僅含河南
生產廠) 鄭州總廠 40萬噸 - 約26萬噸
周口鄲城分廠 10萬噸 1999年 約3萬噸
信陽潢川分廠 10萬噸 2002年 約4.5萬噸
漯河分廠 10萬噸 2002年 約5萬噸
安陽內黃分廠 10萬噸 2002年 約4.5萬噸
南陽鄧州分廠 10萬噸 2003年 約6萬噸
三門峽分廠 5萬噸 2004年 約3萬噸
金星合計 7個 95萬噸 - 約52萬噸
維雪
(僅含河南
生產廠) 信陽總廠 30萬噸 - 約15萬噸
固始分廠 5萬噸 2003年 約3萬噸
鞏義分廠 10萬噸 2007年 約2萬噸
維雪合計 3個 45萬噸 - 約20萬噸
月山 焦作總廠 22萬噸 - 約13萬噸
駐馬店遂平分廠 10萬噸 2004年 約4萬噸
月山合計 2個 32萬噸 - 約17萬噸
奧克 鄭州總廠 15萬噸 - 約8萬噸
漯河舞陽分廠 5萬噸 2004年 約3萬噸
安陽湯陰分廠 5萬噸 2009年 約1萬噸
奧克合計 3個 25萬噸 - 約12萬噸
洛陽宮 洛陽 20萬噸 - 約10萬噸
藍牌 商丘 15萬噸 - 約8萬噸
航空 新鄉 15萬噸 - 約7.5萬噸
九頭崖 平頂山 10萬噸 - 約4.5萬噸
汴京 開封 7萬噸 - 約3.5萬噸
天冠 南陽 8萬噸 - 約3萬噸
悅泉 駐馬店 7萬噸 - 約3萬噸
省內其它品牌 南街村/康力/紅旗渠/寒山/麥佳/龍門/
藍宇/奧亞/麥仕達/云臺山等,產能約40萬噸 約25萬噸
雪花 含圣泉等低端品牌 約6萬噸
青島 含嶗山/漢斯/山水等品牌 約5萬噸
省外其它品牌 除雪花、青島外的其它高端及中低端品牌 約10萬噸
總計 約30個 約319萬噸 - 約187萬噸
圖1:河南啤酒市場主要品牌2009年市場份額占比
由以上圖表可以看出,09年河南啤酒市場的實際銷售量約187萬噸,省內品牌實際銷量約166萬噸,省外品牌銷量約21萬噸,省內品牌的總產能約319萬噸,實際產能利用率只有52%,處于較嚴重的產能過剩狀態。實際銷量在10萬噸以上的有金星、維雪、月山和奧克4家,銷量在10萬噸以下5萬噸以上的有洛陽宮、藍牌、航空3家,余下15家均是銷量在5萬噸以下的地方小企業。在市場滲透上,目前能做到全省覆蓋的只有金星、維雪、月山和奧克4家,其余品牌則主要是固守和精耕企業所在地的本土市場。
圖2:河南省主要啤酒企業分布圖
河南主要啤酒品牌市場發展概述
金星:一統中原,現實離夢想還很遠
從09年的數據可以看出,金星以95萬噸的產能和約52萬噸的銷量在河南省遙遙領先于其他品牌,在河南省占據了約29%的市場份額,但是這離金星制定的50%的市場占有率目標進而一統中原啤酒市場的宏偉目標仍有太大的差距。
金星從1998年開始其對外擴張的步伐,從1998年開始,金星先后選擇了貴州安順、河南鄲城、山西洪洞、陜西咸陽四個啤酒工業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市場前景廣闊、競爭企業較少而且有利于金星從四個方位向全國發起進攻的市場,2000年金星啤酒產量已達51.84萬噸。2004年,金星“面向全國”的東部戰役因南京分公司的投資而拉開戰幕。金星的全國性布局,16家分公司宛如一條“巨龍”,龍頭在江蘇南京,龍身在豫、山、陜、川、甘等處形成“幾”字形,龍尾掃向云貴。
然而,金星的“巨龍”戰略遠沒有其想象的那么順利。金星南京分公司2004年建成投產后,一直處于大幅虧損狀況,在南京的市場份額自建廠以來一直沒有突破5%。面對如此競爭壓力和盈利狀況,金星不得不于2007年撤消南京銷售公司,并將南京分廠的相關生產物資運回總公司,南京分公司以全面失敗而告終。同樣地處東部的另外兩個分公司也是同病相憐,上海分公司的建設沒有付諸實施即胎死腹中,廣州中山分公司建成后也一直是滲淡經營。同時,內部又傳出消息,由于金星部分公司虧損嚴重,金星于2009年將其下屬山東聊城公司及山西洪洞公司等分公司以承包經營的方式承包給內部高管自主經營管理,金星集團公司總部主要考核其承包利潤,其余一切生產經營均由承包人全權負責。
金星目前的優勢市場仍然主要集中于以河南為主的中部市場和以云貴為主的西部市場。在金星現有的16家公司中,有一半以上的公司均處于虧損經營狀態。在西部的另外三家公司中,甘肅公司在黃河啤酒的優勢范圍內無法有效施展威力,成都公司更是在雪花的重壓之下,還要面臨來自同城的青島及金威的競爭,成都公司投產已4年多時間,但在成都的市場份額仍不能突破5%,陜西咸陽公司處于青島最有優勢的漢斯品牌之下,單兵作戰,很難成氣候。
拋開金星的省外公司不談,再來看金星的最優勢區域——河南市場的幾家公司的經營狀況。金星的總公司位于河南省會鄭州市,產能40萬噸,09年實際銷量約26萬噸,是目前金星在河南省內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考慮全省的戰略布局,金星分別于1999年建立周口鄲城分公司,2002年建立信陽潢川分公司、漯河分公司、安陽內黃分公司,2003年建立南陽鄧州分公司,2004年以租賃的形式兼并三門峽崤山啤酒成立三門峽分公司。
7個生產廠的布局有效的穩固了金星在河南啤酒市場的老大地位,然而省內7個廠的實際經營卻嚴重參差不齊。鄭州總廠26萬噸的銷量主要集中于鄭州、許昌兩個地區(鄭州約14萬噸,許昌約4.5萬噸),鄰近的洛陽地區被地方品牌洛陽宮啤酒占據,金星在這里幾乎沒有什么作為;焦作被河南第三大品牌月山占據,金星也沒有多少優勢可言;開封地區為地頭蛇汴京的保命市場、商丘為藍牌的根據地市場,金星在這兩個地區只在部分縣級市場有一定表現,在地級市的份額均在15%以下,也沒有太大優勢。
金星在省內的6個分廠中,目前經營較好的只有漯河和南陽兩個公司。漯河公司在地理位置上與總廠的優勢區域鄭州和許昌連成一片,漯河公司的優勢表現充分。南陽公司地處河南的西南角落,競爭對手相對較少,南陽本土的天冠啤酒競爭優勢不強,湖北的青島和燕京、金龍泉在南陽還沒有很強有力的表現,南陽廠實現了約6萬噸的銷量。
金星安陽生產廠處于月山和航空的優勢區域豫北范圍內,面對月山和航空的強勢競爭,金星僅在安陽、濮陽、鶴壁的地級城市和部分縣級市場有較好的表現,但并沒有形成絕對的優勢。安陽廠地處河南與河北兩省交界處,金星安陽廠在建廠之初本來在河北市場有很好的表現,但后來由于安陽廠在河北經銷商中的信譽問題及嶗山、銀麥的強勢介入,目前金星在河北的市場基本處于淪陷狀態。金星09年內部報告稱安陽廠經營虧損,由此也可看出金星安陽廠目前的生存壓力不小。
金星的其余三個省內分廠中,信陽潢川廠身處維雪總廠和固始廠的兩面夾擊之中,同時又面臨安徽雪花六安廠的強勢進攻,壓力很大。三門峽廠一直處于與漢斯啤酒的長期鏖戰中,加上臨近的山西運城雪花廠2010年投產,三門峽廠勢必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周口分廠是金星在省內建立最早的分廠,自1999年建成以來已有將近10年的時間。周口廠建成以來,在02年—05年的輝煌期,曾最高實現了將近10萬噸的年銷量,但周口分廠近幾年來由于營銷高層頻繁更換,企業在本土市場客戶中的信譽缺失,雪花大舉進入周口市場,加之在臨近的安徽亳州、阜陽、六安地區等市場的全面淪陷,周口廠09年的銷量已下滑至3萬噸左右。
綜觀金星在河南省內的7個生產廠,除總廠、漯河廠及南陽廠處于盈利狀態外,其余4個生產廠均存在或多或少的虧損。金星全省布局的策略,一方面受到來自同省各地諸侯的強勢挑戰,另一方面又面臨著啤酒巨頭們從周邊侵入河南市場的強大壓力,金星一統中原啤酒市場,或許會成為一個越來越遠的夢想。
維雪:河南省中高檔啤酒第一品牌,過往的輝煌
維雪啤酒的前身是國營信陽市雞公山啤酒有限公司,雞公山啤酒于2002年進行企業改制后,更名為維雪啤酒集團,并從2004年開始在安徽遠景咨詢顧問公司的幫助下,在河南省第一家重點推廣終端定位3—5元的維雪中箱啤酒。2004年之前的維雪啤酒由于前期國營體制的影響,市場營銷思路不能與市場有效的接軌,其銷量已下降至10萬噸左右,而且企業經營連年虧損,甚至處于倒閉邊緣。更讓維雪痛苦的是,金星于2002年在地處信陽地區中部的潢川縣建設一座年產10萬噸的信陽分廠,這對本來就經營不理想的維雪啤酒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在此狀況下,維雪啤酒不得不在信陽東部的第一大縣固始也建立了一個5萬噸的生產基地,對潢川金星采取了東西兩面夾擊的策略。
維雪于2004年在河南省第一家推出中檔箱裝產品,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一方面是企業立意改革進取的表現,同時也是一種經營困頓下的無奈之舉。而且維雪的這一舉措在開始的前兩年也并沒有引起主要競爭對手,甚至金星、月山的注意(當時河南銷量前兩位的品牌分別是金星和月山,那時他們還在忙著搶奪2元產品的市場份額)。誰知維雪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維雪在經過前兩年的推廣積累后,2007年時,其3元以上產品已達到了7萬噸左右的銷量,省內綜合銷量達到約23萬噸,并超過月山啤酒,成為省內綜合銷量第二品牌,中高檔箱裝產品第一品牌。
河南啤酒產品結構的升級有兩個轉折點。第一次是在2000年左右,以金星啤酒為代表的品牌推出定位2元的金星小麥啤,從而推動了河南市場整體產品結構從1.5元向2元的全面轉型。金星小麥啤的推出同時也成就了金星2000年—2004年的高速發展期,金星在省內及省外的大部分分廠均是在此期間建設完成的。第二次就是2004年—2006年,以維雪為代表的維雪中箱產品的推出,又一次帶動了河南整體產品結構從2元向3元的轉型。從2006年開始,金星、奧克、月山、洛陽宮、藍牌等省內品牌陸續推出自己的3元產品,并將3元產品的升級戰略作為企業未來幾年的重點發展戰略之一。
應該說,維雪中箱的推出創造了河南3元產品的新時代,讓河南啤酒跳出了連年低價競爭的怪圈,同時也給了啤酒巨頭們進入河南啤酒市場的理由和機會。另一方面,省內其他品牌對3元產品的迅速跟進,也使3元產品的競爭很快白熱化。
維雪借助中高檔產品推廣帶來的利潤和成功,于2007年在鄭州鞏義建立10萬噸生產廠,以實現自己的全省覆蓋戰略,并于同年開始推廣定位5—6元的維雪純生啤酒。
理性的分析,維雪在鄭州地區建廠是一個并不明智的行為。一方面,維雪的成功引起省內其他競爭對手的全面效仿,3元產品的競爭急劇升級,盈利能力開始迅速下降。另一方面,鄭州地區是金星和奧克的最強勢市場,鄭州原來本就有四家啤酒企業,除金星、奧克外,麥佳啤酒已全面退出鄭州市場,慘淡經營;原江海啤酒已關門倒閉。鄭州地區的啤酒市場總容量約30萬噸,僅金星和奧克兩家在鄭州的產能已達到了55萬噸。維雪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區域建立分廠,其市場開拓難度可想而知。事實表現也如此,維雪鄭州廠自投產至今,就連生產廠所在地鞏義市場,其市場份額也沒有超過20%. 加上河南市場3元產品的整體崛起,也吸引到雪花、青島等國內啤酒巨頭對河南市場的重視。2006年始,雪花即借助其在安徽六安、阜陽、淮北等生產廠向豫東、豫南區域大舉侵入。臨近六安地區的維雪啤酒總廠和固始廠在與金星潢川廠糾纏的同時,也受到來自雪花的強大壓力。
鞏義廠的虧損和雪花的壓力導致維雪的盈利能力大大降低,維雪在全省市場的擴張布局也大大受阻。2008年,維雪豫北及豫西市場全面萎縮,金星3元產品首次全面超過維雪3元以上產品銷量,維雪中高檔產品河南銷量第一的榮譽已成為歷史。2009年,維雪開始實施聚焦重點區域市場的戰略規劃,維雪的全省擴張計劃就此宣告結束。
月山:曾經的河南老二
與金星一樣從農村市場起家的月山啤酒,2001年借助月山苦瓜啤的推廣,實現了公司產品結構的整體轉型,并帶動了河南市場的一股苦瓜風暴。通過產品結構轉型帶來的盈利能力,月山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擴張期,2000年,月山將總廠的12萬噸產能擴產至22萬噸產能;2002年,月山在山西省晉中市建設10萬噸山西分廠;2004年,在駐馬店遂平縣建設10萬噸分廠;2005年,月山三個生產廠實現了約34萬噸的銷量,成為河南啤酒市場名符其實的第二品牌。
2006年,出于整體戰略調整考慮,月山將山西分公司作價1.39億元整體轉讓給華潤雪花,將主要精力集中于運作河南市場,同時成立新獅營銷公司,借助新獅品牌的推廣推進3元產品的轉型。產品結構的升級是月山面臨的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難題,這也導致了近兩年月山銷量的下滑。但以焦作、新鄉、安陽、濮陽為核心的豫北市場仍然是月山的重要產出區,從銷量看,月山仍然是豫北銷量最大的品牌。
奧克:一山難容二虎
與金星同處鄭州一城的奧克啤酒,在2000年以前一直是鄭州市場的第一品牌。2000年以后,金星借助金星小麥啤的成功推廣,在鄭州突破奧克的強勢壁壘,2001年以后,金星在鄭州的銷量逐年上升,奧克則呈逐年下滑趨勢。至2009年,金星已占據了鄭州市場55%強的市場份額,金星與奧克在鄭州市場的銷量比例已發展至6:4的狀態,奧克鄭州總廠09年只實現了約8萬噸的銷量。
一直以來,奧克的主要銷量就是集中于鄭州地區及許昌地區,而金星在鄭州和許昌的強勢表現,使奧克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奧克也一直在嘗試走出去的戰略,并分別于2004年建立漯河舞陽分廠、2009年建立安陽湯陰分廠。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奧克的南北兩個分廠的經營狀況并不理想,2009年,兩個分廠一共只實現了約4萬噸的銷量。奧克未來的發展只能用“進退兩難”四個字來形容。
洛陽宮、藍牌、航空、九頭崖、汴京:據守本土,伺機突圍
在河南省四大品牌之后的其余品牌,則是以洛陽宮、藍牌、航空、九頭崖、汴京等為代表的各地軍閥品牌,其銷量均在10萬噸以下。其共同特點是對本土市場的掌控能力較強,特別是其生產廠所在地的地級城市,其市場占有率均在70%以上,金星、維雪、月山等省內強勢品牌包括啤酒巨頭們暫時也觸動不了其根本。
這些品牌中表現較好的主要為洛陽宮,其在洛陽地區的整體市場占有率在85%以上,實現了將近10萬噸的銷量,3元以上產品在整體產品中的銷量比例已達到40%以上,其銷量只有約10萬噸,但盈利能力卻在省內行業中名列前茅。其次則是航空、藍牌、九頭崖三個品牌,其在力保本土市場的同時,還有一定的對外擴張能力。
河南本土品牌:風雨飄搖中,心各有所往
由前文可以看出,河南本土啤酒品牌在全國啤酒市場競爭格局已趨于明朗的大環境下,生存條件日益艱難。
金星作為河南第一品牌,其重點優勢市場也主要就是鄭州、許昌、漯河、南陽等幾大區域市場;在其它大部市場,金星對維雪、月山、洛陽宮、航空、九頭崖、汴京、藍牌等強勢區域品牌的本土市場或重點運作市場也是無可奈何,沒有太大的作為。同樣,以上區域強勢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下,也不得不將重點精力放在精耕細作本土及重點市場范圍內,對外圍市場的擴展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雖然“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但是不管是金星還是這些區域強勢品牌,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期望:希望自己能早日被某個啤酒巨頭收購或參股,或是通過被收購“賣個好價錢”,或是通過參股合作抬高身價,提升自身競爭力等。如,月山的山西分廠這在方面就先人一步轉讓給了雪花,但是這畢竟還只是在河南省外的一次并購行為。近幾年也頻頻傳出金星、奧克、維雪、月山、藍牌、悅泉等品牌與某些啤酒巨頭接觸談判的消息,但最后卻因種種原因都沒有成為現實。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目前河南省本土品牌之間的并購與合作估計是不會發生了,以金星目前的財務能力,其并購不了本土其他品牌;而本土其他區域品牌之間的并購與合作的可能性也幾乎為零。
可以說,河南很多本土品牌都早已做好了將來被并購的準備,現在差的就是誰會第一個站出來去完成這個光榮的榜樣。
雪花、青島:我們一直在努力
對有著如此消費容量和潛力的河南啤酒市場,其實雪花、青島等一線品牌對河南市場也一直努力不懈的做著市場拓展工作,特別是最近兩年,雪花、青島明顯加大了對河南市場的開發力度。如,雪花借助安徽生產廠的產能,專門成立了河南營銷公司,重點對豫東、豫南市場進行重點開拓;青島則借助山東廠和陜西廠的輻射重點對豫西、豫北市場大力開發。而且,他們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根據我們目前整理到的數據,2009年,雪花在河南省估計能實現6萬噸左右的銷量,在豫東、豫南的部分市場已經成為第一品牌;青島加嶗山、漢斯等品牌約能實現5萬噸左右的銷量,在三門峽,漢斯品牌與當地的金星品牌基本能打個平手,在濮陽市區,嶗山經過兩年的運作,已超過金星成為當地的第一品牌,在鄭州,老青島與青島純生的銷量一直穩中有升。
2010年,雪花山西運城廠投產后,必然加大對豫西及陜西東部市場的開發力度;重啤亳州廠的建設,同樣也將河南市場劃入了其有效的勢力范圍。可以預見,未來的一到兩年內,國內一線啤酒品牌將會更快和更大力度的進入河南市場,河南市場也必將進一步加快資本與市場整合的步伐。
圖3:國內一二線主要品牌進攻河南市場路線圖
啤酒巨頭們的中部崛起戰略
2006年,我國政府提出了針對河南、山西、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六省的中部崛起戰略,如今3年時間已過,我們可以欣喜的看到,中部崛起戰略所帶來的可喜成就。同樣的,我們相信國內的啤酒巨頭們同樣也會提出自己的“中部崛起戰略”。
在市場分布上,很多企業一般將河南、湖北等作為華中市場,在這里,我們姑且將河南、安徽、湖北等三個省份作為啤酒巨頭們制定中部戰略的范圍。可以看出,在目前的中部三省中,一線品牌中,盡管雪花、青島等品牌在河南省已有銷售,但尚沒有生產廠分布,河南可作為空白區;在安徽,雪花、青島都有自己的生產廠布局,但整體來看,安徽是雪花的優勢區域,青島在這里的優勢不大;在湖北,雪花、青島、燕京、英博均有生產廠布局,但整體來看,雪花和英博的優勢更明顯。所以,綜合來看,在中部三省中,除河南為空白點外,在安徽和湖北的布局中雪花相對優勢勝出,青島和燕京則表現平平。那么在這樣的格局下,一線品牌中,誰能在河南市場中優先取得優勢,則其在中部崛起的戰略布局中就將取得更好的成績。
在與河南接鄰的省份中,山東和陜西是青島的最優勢市場,這兩個省份緊鄰豫北和豫西市場,如果青島能將這兩塊區域市場納入自己旗下,則可將山東和陜西連成一片,更加強化自己的優勢地位。在安徽和湖北,則主要是雪花的優勢市場,這兩個省份緊鄰豫東和豫南市場,如果雪花能將豫東南市場整合掉,則更有利于鞏固其安徽和湖北市場。其中存在一定變數的是,山西市場是雪花正在整合中的區域,雪花運城廠的投產,其意圖明顯是覬覦豫西和陜西市場,豫西將來會成為雪花和青島和重點作戰區域。湖北同時有青島、英博和燕京的布局,則不排除這三大品牌在豫南收購啤酒廠的可能性。在河北南部市場,青島的嶗山品牌在這個區域有相對較好的優勢,青島也一直有意在石家莊建廠,河北同時也是燕京、雪花、英博與青島的混戰區,所以,河北南部市場的競爭結果尚不能明朗。
但是我們的結論是,不管這些一線品牌在周邊的省份中如何變化,河南市場將來必定成為啤酒巨頭們決勝中部崛起戰略的成敗的關鍵點。
給巨頭們拿個主意:對河南市場的進入策略及建議
第一,進入河南市場的障礙問題。
我們主要考慮兩個障礙:一是河南啤酒市場一直為行業所垢病的低價競爭問題,這個問題我們前面已作說明,隨著河南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河南啤酒市場從2006年開始已全面進入產品結構提升階段,目前3元以上中高檔產品已占據整體市場容量的30%以上,河南啤酒市場的發展前景應該比較樂觀;二是本土品牌的合作意向問題,這個我們前面也已說過,根本不是問題。
第二,是收購還是自建廠?
前面我們已分析過,河南啤酒市場的總容量在200萬噸左右,而目前省內本土品牌的產能已達到320萬噸,已經是嚴重的產能過剩,如果一線品牌選擇自建廠,只會加劇目前的產能競爭,所以,我們認為,收購策略要優于自建廠策略。
第三,收購誰比較合適?
我們認為,目前在河南市場有被收購價值的品牌主要有以下9個:金星、維雪、月山、奧克、洛陽宮、航空、藍牌、九頭崖、汴京。其他產能過小、品牌影響力小、市場份額過小或生產設備嚴重落后的啤酒廠被收購的價值不大。
從一線品牌的自身需求來講,青島考慮山東和陜西市場的連線戰略,收購地處豫北的月山和航空,及收購豫西的洛陽宮較為合適;雪花考慮安徽和湖北市場的連牌戰略,收購地處豫東南的維雪、藍牌及月山駐馬店分公司較為合適(月山駐馬店分公司由于市場環境競爭激烈,不排除其單獨轉讓此廠的可能性);洛陽宮則可能成為青島和雪花收購的焦點;燕京和英博目前在河南收購啤酒廠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在這些品牌中,金星和奧克的收購反而是有待商榷的。
先說奧克,奧克的主要市場就是在鄭州和許昌地區,而這兩個區域恰恰也是金星做的最成功的。金星近兩三年通過收縮東部市場,聚焦河南和西部市場的戰略調整后,很明顯的加大了對省內優勢區域市場的精耕力度,這就給本就處于下滑狀態的奧克更大的壓力。奧克目前在鄭州和許昌兩個區域的市場份額已下滑至30%以下,總廠2009年只完成了約8萬噸的銷量;兩個分廠的規模和經營都十分不理想,分廠被收購的價值不大(湯陰廠只是個灌裝廠),收購處于下滑幅度較大的總廠的價值值得考慮。
再說金星,目前金星在國內有16個生產廠,金星東部廠經營很不好,再者東部廠的市場范圍與這些一線品牌有很大的重復,沒有太大的被收購價值;金星有優勢的區域主要在河南省和云南、貴州等西部市場,對這些廠金星肯定不會某個廠單獨出售,而是整體轉讓,但整體收購的話需要很大的資金(估計最少要在人民幣20億元以上),一線品牌是否愿意一下子拿出這么多資金來收購金星?還有就是金星的產權和體制問題,金星的產權改革到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結果,這也是當時百威與金星沒有合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2:河南省主要啤酒廠并購要素分析
品牌 被收購價值 并購難度 并購問題及主要障礙
金星 大 ★★★★★ 價格及體制問題
維雪 較大 ★★★★ 價格問題
月山 較大 ★★★ 總廠和分廠單獨收購問題
奧克 一般 ★★★ 分廠被并購價值問題
洛陽宮/航空 大 ★★★ 亞洲集團是否愿意放棄對兩個公司的控股權
藍牌 大 ★★ 價格問題
九頭崖 一般 ★★ 九頭崖集團是否愿意放棄啤酒經營
汴京 一般 ★★ 生產設備落后,管理過于混亂
河南市場,誰能第一個吹響沖鋒號?
就在寫作本文的前不久,還一直傳出藍牌與雪花、青島等接觸談判的消息。客觀的來看,河南啤酒市場已到了即將進入大整合的前夜,河南啤酒市場的整合也必然會給中國啤酒界帶來很多的故事和精彩,就看一線品牌中誰能第一個吹響沖向河南市場的號角。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2009年11月22日
雪花啤酒的發展歷史
1993年12月16日 沈陽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舉行合資簽字儀式。
1996年3月28日大連華潤啤酒有限公司舉行成立儀式。
1996年 華潤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收購怡寶食品飲料(深圳)有限公司股權。同年,怡寶純凈水銷量突破5萬噸。
1996年8月15日 沈陽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舉行股份轉讓簽字儀式,華潤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占有沈陽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份。
1997年10月18日 綿陽華潤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2月24日 吉林華潤啤酒有限公司舉行開業慶典。
1998年6月11日 大連華潤啤酒有限公司二期擴建工程竣工。
1999年6月4日 吉林華潤啤酒有限公司28萬噸啤酒擴建工程竣工慶典隆重舉行。由此,吉林華潤啤酒有限公司的生產能力躍居吉林省第一。
1999年6月23日 天津華潤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1999年8月 天津華潤啤酒有限公司進行20萬噸擴建工程。
1999年11月華潤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全資控股怡寶食品飲料(深圳)有限公司。
1999年12月28日 鞍山華潤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8月18日 綿陽華潤啤酒有限公司完成年產量達20萬噸的技改和擴建工程,成為四川最大的啤酒生產企業之一。
2000年10月18日天津華潤啤酒有限公司舉行20萬噸擴建工程竣工慶典儀式。
2000年11月23日 安徽華潤啤酒有限公司舉行成立揭牌儀式。
2001年,華潤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全力塑造雪花啤酒為全國品牌。
2001年3月23日 遼陽華潤美月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4月,樂山華潤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6月18日 黑龍江華潤新三星啤酒有限公司(已改稱為哈爾濱華潤啤酒有限公司)舉行揭匾儀式。
2001年10月28日 四川華潤藍劍啤酒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2001年10月 長春華潤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5月18日 武漢華潤啤酒有限公司舉行成立揭牌儀式。
2002年11月14日盤錦華潤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11月 安徽華潤啤酒有限公司在安徽啤酒業內率先創造了產銷量突破20萬噸的新紀錄。
2003年1月24日 北京華潤啤酒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1月9日 華潤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和科特勒營銷集團在北京舉行聯手打造雪花啤酒品牌的簽字儀式。
2004年3月9日 華潤啤酒有限公司和浙江錢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舉行股份轉讓合資經營簽字儀式。
2004年5月18日 華潤啤酒在香港宣布,華潤啤酒將和安徽龍津集團組建合資企業,將龍津集團在舒城和六安的兩間啤酒廠收入帳下。
2004年7月8日華潤雪花啤酒(武漢)有限公司舉行10萬噸純生啤酒生產線擴建工程奠基儀式。
2004年8月10日華潤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
2004年8月26日 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廣東省東莞市首次投資自建啤酒廠。
2004年9月15日 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成功收購澳洲獅王啤酒集團(LionNathanLimited或“獅王”)在中國啤酒業務的所有權益,包括其位于蘇州、常州和無錫的3家啤酒廠。
2004年10月華潤雪花啤酒全資收購原西藏自治區昌都雪源啤酒廠,成立華潤雪花啤酒(西藏)有限公司。華潤雪花啤酒在世界最高的地方建立了啤酒生產基地。
2004年12月9日 華潤雪花啤酒同浙江西泠啤酒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華潤西泠(杭州)啤酒有限公司。
2005年2月27日華潤雪花啤酒(宜昌)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4月11日 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收購已完成重組的阜陽市雪地啤酒有限責任公司的資產。
2005年9月華潤雪花啤酒(天門)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9月23日“浙江錢啤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華潤雪花啤酒(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9日秦皇島市燕山實業公司與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約,合資建立華潤雪花啤酒(秦皇島)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6日北京名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召開“2005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發布會”,“雪花”啤酒首次參評,以88.16億元的品牌價值,成為中國成長速度最快的全國性品牌。
2006年1月12日 華潤雪花啤酒東莞廠向市場供酒。
2006年2月9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收購福建泉州清源啤酒有限公司(“清源啤酒”)股權。
2006年4月6日華潤雪花啤酒在哈爾濱市舉行了隆重的新廠奠基儀式,新建啤酒廠命名為華潤雪花啤酒(黑龍江)有限公司。
2006年7月24日華潤雪花啤酒公司宣布收購浙江銀燕啤酒有限公司股權及安徽淮北相王啤酒有限責任公司的資產。
2006年12月5日“雪花”品牌在2006中國最有價值品牌評價中,品牌價值達111.85億元。
2006年12月15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宣布收購山西月山啤酒有限責任公司及內蒙古蒙原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與啤酒業務有關的資產。
2007年1月4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收購藍劍(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華潤雪花將持有四川華潤藍劍14家啤酒廠股權,同時持有四川藍劍集團(貴州)瀑布啤酒有限公司股權及“藍劍”商標。
2007年1月19日安徽圣力釀酒有限公司正式加盟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成立華潤雪花啤酒(滁州)有限公司。
2007年1月26日華潤雪花啤酒(黑龍江)有限公司正式投產。新建成的華潤雪花啤酒(黑龍江)有限公司產能總體設計規模每年46萬千升,一期工程實現每年23萬千升。
2007年1月29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收購烏蘭浩特蒙原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與啤酒業務有關的資產,并成立華潤雪花啤酒(興安)有限公司。
2007年2月2日華潤雪花啤酒(甘肅)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7年3月27日華潤雪花全國產銷量率先突破500萬千升,雪花單品銷量率先突破300萬千升,雙雙取得全國銷量第一。
2007年4月12日蒙古巴特罕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加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華潤雪花啤酒(呼倫貝爾)有限公司。
2007年6月15日華潤雪花啤酒(貴州)有限公司成立。
2007年6月19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收購湖南岳陽啤酒廠。
2007年7月19日華潤雪花啤酒(葫蘆島)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2007年9月7日華潤雪花啤酒(丹東)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7年12月5日“雪花”品牌在2007中國最有價值品牌評價中,品牌價值達136.58億元。
2008年1月23日華潤雪花啤酒(甘肅)有限公司年產量達20萬千升的生產基地正式投產。
2008年4月2日華潤雪花啤酒(浙江)有限公司在浙江奉化舉行年產40萬千升的工廠奠基儀式。
2008年4月18日華潤雪花啤酒(河北)有限公司年產40萬千升項目竣工投產。
2008年4月18日華潤雪花啤酒(海拉爾)有限公司投資建廠簽字儀式在呼倫貝爾市舉行。
2008年4月19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建筑歷史與文物建筑保護研究所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舉行了“普及與傳承——中國古建筑研究與傳播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2008年5月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推出全新的以“中國元素”為主的雪花啤酒品牌新標識。
2008年5月27日華潤雪花啤酒(通化)有限公司20萬噸啤酒項目奠基儀式在吉林省通化市舉行。
2008年8月13日華潤雪花啤酒項目正式落戶山西省運城空港新區。
2008年9月19日華潤雪花啤酒(遼寧)有限公司新廠落成,該廠的100萬千升項目一期工程竣工,。
2008年12月1日“雪花”品牌在2008中國最有價值品牌評價中,品牌價值達153.09億元。
2008年12月18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寶山工業園區舉行其生產基地奠基儀式
2008年12月19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收購浙江洛克啤酒有限公司全部資產。
2009年2月26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收購安徽省天柱啤酒、遼寧省松林啤酒兩家啤酒廠。
2009年3月13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收購山東琥珀啤酒廠與啤酒業務有關的資產。
2009年3月31日雪花啤酒2008年單品銷量達到610萬千升,成為全球銷量第一的啤酒品牌。
2009年4月7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在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舉行20萬千升新廠奠基儀式。
2009年12月2日“雪花”品牌在2009中國最有價值品牌評價中,品牌價值達157.43億元。
2010年5月21日華潤雪花啤酒(山東)有限公司福山工廠20萬千升啤酒工程竣工投產。
2010年6月28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0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雪花”啤酒品牌價值躍升至人民幣377.26億元,成功入選“2010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位列第30名。
2010年11月26日華潤雪花啤酒(駐馬店)有限公司年產20萬千升啤酒項目在河南駐馬店市奠基。
2010年11月29日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宣布,受讓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45%股權及“西湖”等16件注冊商標。此兩項受讓網上競拍價為2.68億元人民幣。
2011年1月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宣布:華潤雪花已全資收購河南奧克啤酒實業有限公司。
2011年2月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華潤雪花啤酒通過資產整合江蘇三泰啤酒有限公司,獲得“三泰”商標使用權以及其營銷渠道。同時,成立華潤雪花啤酒(泰州)有限公司,并將在泰州市高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投資4000萬美元,一期新建年產能20萬千升啤酒項目。
2011年3月全資收購東海啤酒全部資產及商標,投資新建華潤雪花上海金山有限公司,產能30萬千升/年。
2011年6月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投資3億元收購北方綠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清河墨尼啤酒分公司80.1%股權,全新成立華潤雪花啤酒(鐵嶺)有限公司。
2011年6月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華潤雪花啤酒婁底生產基地正式開始建設。新工廠將位于婁底經濟開發區太和工業園,占地面積300畝,總投資3.3億元人民幣,規劃年生產能力達到20萬千升。
2011年6月華潤雪花啤酒正式宣布,投資3億元人民幣并購阜新梅雪啤酒有限責任公司85%的股權,成立華潤雪花啤酒(阜新)有限公司。
2011年6月在2011年(第八屆)世界品牌大會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發布會上發布的《2011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雪花啤酒以463.68億價值位列29名。
2011年7月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收購喜力亞太持有江蘇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49%股權及上海亞太啤酒有限公司100%股權,收購的總金額約為人民幣8.70億元。
2011年7月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華潤雪花已全資收購河南商丘藍牌啤酒公司。
2011年8月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宣布,以2.7億元收購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55%股權。
2011年8月第三屆雪花“溫故而知新”雪花啤酒中國古建筑攝影大賽全國啟動。
2011年11月內江公司30萬噸搬遷擴建技改項目開工,此舉標志著華潤雪花又將建立一家具備國際先進水平,位居全國領先地位的現代化啤酒生產企業。
2011年11月由麗江市玉龍縣委宣傳部、紅軍后代及華潤集團、華潤雪花共立的“紅軍萬歲”紀念碑正式落成,獻禮長征勝利75周年。
2011年11月華潤雪花啤酒年產年產20萬千升黃石生產基地基典禮隆重舉行。
2011年12月華潤雪花啤酒(安徽)有限公司年產20萬千升蕪湖產基地奠基典禮隆重舉行。
2011年12月華潤雪花啤酒榮登“世界品牌實驗室2011年(第八屆)中國品牌年度大獎評選”第12名。華潤雪花啤酒位列啤酒行業表現第一。
2012年2月華潤雪花啤酒(駐馬店)有限公司新建年產20萬千升啤酒項目產品順利下線。
2012年3月華潤雪花啤酒投資3.7億元在寧夏新建年產20萬千升啤酒工廠。雪花啤酒新工廠的建設標志著寧夏啤酒行業裝備水平開始向國內一流水平邁進。
2012年7月華潤雪花在商丘隆重舉行新建現代化新型啤酒生產基地、年產26萬千升啤酒項目開工典禮。這是華潤雪花在豫投資興建的第二個現代化啤酒生產基地,是華潤雪花致力于推動豫啤走向現代化的又一重要舉措,也顯示出華潤雪花在豫興建工廠步入快車道。
2012年7月華潤雪花啤酒(湘西)有限公司年產20萬千升啤酒項目正式奠基。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湘鄂西地區首家啤酒工廠,并將更加鞏固華潤雪花啤酒在湖南的生產規模、生產技術、生產設備等方面的實力行業領先的水平。
2012年7月華潤雪花啤酒100萬千升、首期40萬千升新建工廠項目落戶河南新鄭市,項目預計今年9月份動工。這是中國最大的啤酒公司又一次重磅出擊,也標志著豫啤產業迎來了100萬千升啤酒工廠。
2012年9月華潤雪花啤酒(大同)有限公司竣工投產慶典隆重舉行。此次慶典的成功舉辦,標志著華潤雪花啤酒在山西“三點一線”的科學規劃體系邁向了新的發展歷程。
2012年10月華潤雪花啤酒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報告廳舉行簽約儀式,再度攜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正式啟動“普及與傳承——中國古建筑系列活動”的第二個五年計劃。
2012年10月年產20萬噸的華潤雪花啤酒凱里廠正式開工。凱里廠是華潤雪花繼在貴州省投建貴陽廠、龍里廠以及以2.7億元控股原茅臺啤酒廠后,投資興建的第4個廠。
2013年2月與金威啤酒集團有限公司訂立協議,以收購其啤酒生產、分銷及銷售業務。憑借金威啤酒在中國市場尤其廣東地區的強大市場份額,加上其龐大的銷售網絡及優質生產設施,該收購不但可以增加本業務的產能和規模效應,而且亦可提升華潤雪花啤酒在全國啤酒行業的領導地位。
2013年6月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于北京發布了2013年(第十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雪花”再度上榜,位列所有品牌第28位,品牌價值為735.36億元。(2012年第28位,596.75億億元)。
2014年4月23日中國啤酒年度峰會暨2013年度中國十大啤酒品牌發布會在北京盛大舉行,雪花啤酒從中外眾多啤酒品牌中脫穎而出,高居“2013年度中國啤酒行業十大暢銷品牌”榜首,更榮獲“2013年度中國十大啤酒品牌”榮譽稱號。
2014年8月26日,北京冬奧申委在北京隆重召開新聞發布會,揭曉支持2022冬奧申奧的企業,雪花啤酒成為啤酒行業唯一支持企業。
2014年12月5日,經過全國30個城市、178個行業的消費者品牌認知調研,工信部發布了年度中國品牌力指數(簡稱:C-BPI),雪花啤酒被評為行業第一品牌。
關于《山西運城啤酒廠地址》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