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燕京啤酒國企改革華潤》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北京國資改革規劃即將公布,相關股受益是哪些
伴隨著國企改革,一大波上市公司將在改革中直接受益,并成為其在二級市場股價上漲的催化劑。
在A股北京板塊上市公司中,實際控制人為北京市、區國資委的上市公司集中在房地產業、制造業和商貿零售業。其中,房地產業上市公司包括北京城建[-4.99% 資金 研報]、電子城[-0.41% 資金研報]、京能置業[-2.92% 資金 研報]、北辰實業[-5.25% 資金 研報]、首開股份[-5.32% 資金 研報]、大龍地產[-3.35% 資金 研報]、金融街[-6.09% 資金 研報]、空港股份[1.84% 資金 研報]等,商貿零售業公司包括北京城鄉[1.29% 資金 研報]、王府井[1.52% 資金 研報]、翠微股份[1.96% 資金 研報]、首商股份[0.48% 資金 研報]等,制造業公司包括首鋼股份[-1.39% 資金 研報]、同仁堂[8.75% 資金 研報]、三元股份[1.24% 資金 研報]、燕京啤酒[0.72% 資金 研報]、京東方A[0.87% 資金 研報]、金隅股份[-3.04% 資金 研報]、福田汽車[0.15% 資金 研報]、*ST京城、順鑫農業[1.15% 資金 研報]等,公用事業公司包括首創股份、京能電力,餐飲旅游類公司包括全聚德、首旅酒店,采礦類公司有昊華能源。
公開改革方案的20余家貴州省屬國企中,亮點有茅臺在未來的融資與分拆上市、赤天化的控股權轉讓以及貴繩股份擬引進戰略投資者發展海洋用鋼絲項目。貴州國企改革涉及上市公司還包括盤江股份、久聯發展、振華科技。
“混合所有制”是安徽國資系統改革的關鍵詞,銅陵有色、海螺水泥、江淮汽車等老牌國企有望率先試點,具體改革內容包括加快主業重組整合、引入民資戰投、完善員工持股等。
上海是思路主要兩個,第一是資產整合做大做強的上市公司,如上海機場、浦發銀行、隧道股份、東方明珠、百事通、新華傳媒;第二是市值利潤考核、股權激勵改善經營效率的上市公司,如上海梅林、友誼股份、新世界、豫園商城、老鳳祥、益民集團、上海醫藥等
排名全國國資總量第四的重慶,上市公司相對集中,統計顯示,當前重慶板塊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有18只,它們分別為:太極集團、西南證券、西南藥業、重慶百貨、重慶鋼鐵、重慶水務、渝開發、渝三峽A、桐君閣、建峰化工、涪陵榨菜、重慶港九、中電遠達、涪陵電力、中國嘉陵、中國汽研、長安汽車和中房地產。
作為國資大省,山東在國資國企改革中頗受關注。截至去年底,山東共有省屬企業23家,資產總額12906億元。其中涉及上市公司的有:山東鋼鐵集團(下轄上市公司山東鋼鐵)、山東黃金集團(山東黃金)、山東商業集團(魯商置業、銀座股份)、山東高速集團(山東高速、山東路橋)、山東航空集團(山航B)、山東重工集團(濰柴動力、山東重機)、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浪潮集團(浪潮信息、浪潮軟件)、魯銀投資、新華制藥、魯抗醫藥等。
尚未發布國資國企方案的地區中,可以關注的概念股有:露天煤業、平莊能源、內蒙華電,他們分別屬于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和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上市公司; 吉林地區的一汽轎車和長春一東,他們屬于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黑龍江地區的黑化股份,其屬于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河北的滄州大化,屬于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河南的焦作萬方,是中國鋁業公司上市公司、廣西的河池化工(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等。
另外,在分析人士看來,第一批央企改革試點的央企集團及下屬的A 股上市公司將有更大的機會。他們分別是:中糧集團(中糧屯河,中糧生化,中糧地產);國投公司(中成股份,國投中魯,國投電力,國投新集,中紡投資,津膜科技,立思辰,福瑞股份);中國建材集團(北新建材,中國玻纖,洛陽玻璃,瑞泰科技,方興科技);國藥集團(國藥一致,國藥股份,天壇生物,現代制藥);新興際華集團(新興鑄管,際華集團)和中節能環保(煙臺萬潤)。
“央企改革政策的發布晚于預期,我們會擔心其力度不夠,資產整合與并購重組的規模小于預期。若試點成效不明顯,將會影響后續改革?!卑残抛C券也對央企改革試點中可能出現的風險給予了警示。
機構怎么看燕京啤酒
公司近況
我們近期調研了燕京啤酒,就國企改革、行業競爭格局等與公司進行了交流。我們認為燕京啤酒坐擁北京和廣西兩大基地市場,但噸酒市值在板塊中最低,具有很高的資產重估價值,而國企改革恰是此價值得以實現的催化劑。
北京今年 8月出臺了《關于全面深化市屬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在此次國企改革大潮中并不甘落后。北控集團是北京市屬企業中的優質資產,燕京啤酒則是北控旗下的一般競爭類企業。根據《意見》指引,一般競爭類企業的改革可考慮“國有資本可以相對控股或參股”,一旦改制其想象空間較大。改革的時間點雖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燕京價值明顯低估,是長線投資者的優質標的。根據 30x 2015年市盈率,上調目標價至 9.1元,維持推薦。
評論
噸酒價值大幅低估。按產量計算,燕京啤酒目前的噸酒價值為3600 元,相比大的(青島啤酒 A-6100元)和小的(重慶啤酒-7600元、惠泉啤酒-8000 元、珠江啤酒-9900 元)均大幅低估。作為國內排名第四的啤酒企業,并坐擁北京和廣西兩大基地市場,燕京啤酒的資產重估價值凸顯。
主力市場穩健,西部市場趨勢良好。雖然 3 季度啤酒行業整體銷量有所下滑,燕京在北京和廣西的份額得以維持,并且憑借其在基地市場的提價能力,在這兩省的利潤均有所增長。另外,四川、云南和新疆的市場份額均有所提升,開發越來越多貢獻利潤的局部基地市場也是燕京未來的重要增長點。
四季度淡季銷量平淡,但市場已有充分預期。10-11月份未比 3季度好轉,且 11月份 APEC影響了北京的運輸和銷量,預計 4季度整體會較為平淡。公司歷年 4 季度由于淡季開工率不足均會出現虧損,1季度同樣是淡季,主要的利潤貢獻在 2-3季度的旺季。在今年基數較低的情況下,明年旺季環比改善的概率較大。
估值建議
我們將 2014/2015 年每股收益分別調整-4.8%和 2.6%,至 0.26 元和 0.30 元??紤]到年底的估值切換,根據 30x 2015年市盈率,將目標價由 8.1元上調為 9.1元,上調 12%。維持推薦。
風險
原料大幅上漲的風險,基地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燕京啤酒勢頭一直很厲害,為什么這兩年卻有些萎靡了?
隨著近三十年來產能和需求的快速擴張,我國啤酒工業得以迅猛的發展,在世界舞臺中已成長為啤酒產銷的第一大國。有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啤酒產量達到4562.71萬千升,占全球總量1.93億千升的24%,超出第二名美國近一倍之多。
縱觀國內市場的發展,也已由初期的群雄割據演變為了頭部大廠的獨占鰲頭。作為曾經處于啤酒產業的巔峰地位的燕京啤酒,近年來的狀態卻是盡顯一片疲軟頹勢,究其原因,或許我們能夠從其財報中找到些許答案。
燕京啤酒“偏科”的情況甚是嚴重:其在華北和華南兩個地區的營收比重高達77%以上。
這不僅讓藍莓君聯想到燕京啤酒近年來的收購動作,自2010年和2011年燕京分別收購兩家地方啤酒企業之后,便再沒有大的整合和并購動作,擴張的計劃幾乎處于停滯狀態,重心仍局限在北京、內蒙古、山東、兩廣等區域市場,由此看來,造成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的現狀便也不足為奇。
碩大的一個上市公司,卻在如此關鍵的財報中犯了這樣嚴重的低級錯誤,不得不讓股東和外界投資人在心中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如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企業的品牌形象也必將大打折扣。
此外,按季度劃分來看,燕京啤酒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利潤和現金流量凈額都較為穩定,而第四季度的大幅下降則顯得極為突兀。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啤酒是一種銷售淡旺季非常明顯的產品,自身屬性受氣候影響因素極大。簡言之,就是天氣較冷的氣候喝啤酒的人會大幅減少。
而同樣作為氣候較冷的一季度,其營收入環比卻能增長近兩倍之多,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每年的第一季度為開年階段,銷售人員均有充足的鋪貨動力,加上有春節節日的助力,也極大的帶動了啤酒的消費量上升。
關于《燕京啤酒國企改革華潤》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