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德國鷹啤啤酒》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誠信小故事
- 2、昨晚在酒匣子酒吧喝了這支酒,誰知道叫什么名字?
- 3、獵鷹海東青是什么?
- 4、先發制人是如何來的?
- 5、翻譯一段話
誠信小故事
1、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后,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曾子說:“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豬給殺了。
2、郭沫若與芭蕉花
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并且難得一開,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里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為很讓他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3、華盛頓與櫻桃樹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逃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
4.汽車維修店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帳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后,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并滿懷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我今后常來!”
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云,質樸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事其一: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么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仆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于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里只要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故事其二;十七世紀的德國軍隊里面有一個王子對他的下屬親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級軍官的深深愛戴。一次攻打某國家失敗而歸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嚴寒、饑餓折磨著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極度寒冷和饑腸轆轆的狀態下,王子慢慢的進入夢鄉、、、、、、。睡夢中王子夢見陽光格外的燦爛與溫暖,他醒來了,發現自己身上被許多件大衣覆蓋,生命得以延續。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蓋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經全部凍死了。
昨晚在酒匣子酒吧喝了這支酒,誰知道叫什么名字?
惡雙胞胎獵鷹IPA啤酒
Evil Twin Falco IPA
產地:美國
風格:美式IPA
酒精度: 7.0%
喝酒杯:郁金香杯
國內平臺評份:73分
國外平臺評分:
網友700A7:
這款酒苦感是第一味覺感受,有點尖銳,香氣還是十分迷人,殺口感強,苦感悠長,酒感也有點搶,重口味可以試試,反正我只能在特別時刻選擇它。推薦級別:偶爾一瓶。
網友小酒花1CEMf6:
開瓶后有美式ipa的香氣,喝下第一口感覺好苦,沒看到苦度值,估計不會第,飯酒花的香味馬上蓋住了苦味,感覺不到7%的酒精度,可能被苦味蓋住了吧,酒體很飽滿,是一款不錯的ipa!
獵鷹海東青是什么?
獵鷹的一種,又稱。體型中等,比一般鷹、禿鷲小的多。但爆發力驚人,且性情兇猛,產于我國關外黑龍江吉林一帶。是滿族人打獵必備獵鳥。也是滿洲圖騰。
海東青”——矛隼
矛隼是一種非常美麗的中型猛禽,也是體形較大的隼類,所以又有“巨隼”之稱,體長為56一61厘米,體重1310—2100克。羽色變化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暗色型的頭部為白色,頭頂具有粗著的暗色縱紋,上體灰褐色到暗石板褐色,具有白色橫斑和斑點,尾羽白色,具褐色或石板色橫斑,飛羽石板褐色,具斷裂的白色橫斑,下體白色,具暗色橫斑,但比阿爾泰隼的斑紋較為稀疏。白色型的體羽主要為白色,背部和翅膀上具褐色斑點。灰色型的羽色則介于上述兩類色型之間。虹膜淡褐色,嘴鉛灰色,蠟膜黃褐色,跗跖和趾為暗黃褐色,爪黑色。
矛隼在國外分布于歐洲北部,亞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在我國分布于黑龍江、遼寧瓦房店和新疆新疆喀什等地,極為罕見, 其中在黑龍江、遼寧為冬候鳥, 在新疆為留鳥或繁殖鳥。
矛隼棲息于巖石海岸、開闊的巖石山地、沿海島嶼、臨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帶,堪稱是北國世界的空中霸王,但很怕熱。常在低空進行迅速的直線飛行,發現獵物后則將兩翅一收,突然急速俯沖而下,就象投射出去的一支飛鏢,徑直地沖向獵物。主要以野鴨、鷗、雷鳥、松雞等各種鳥類為食,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動物。捕捉巖鴿等獵物時,雄鳥和雌鳥可以進行巧妙的配合,由雌鳥突然飛進巖鴿棲息的洞穴中,將它們驅趕出來,雄鳥則在洞外等候,進行捕殺。
矛隼因為體態雄偉、羽色奇特,在遼、金和清朝時,被北方的古代帝王用于狩獵,視為珍禽,稱為“海東青”。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在北京南郊校場閱兵,當他看見臂架海東青的御林軍從身邊颯爽走過的時候,不覺龍顏大悅,詩興大發,遂口占一詩贊美海東青,其中有“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墾。”的詩句。不僅宣揚了武德,激勵軍勇,更夸耀了海東青性情剛毅而激猛,其品質之優秀可與天上的星星相輝映,其力之大,加千鉤擊石,其翔速之快,如閃電雷鳴。由此可見矛隼在古代帝王眼中的地位,非比尋常。
矛隼的繁殖期為5一7月。營巢于北極的海岸和附近的河谷懸崖巖石上,偶爾也營巢于北極苔原森林地帶的樹上。巢呈平盤狀,結構較粗糙,主要由枯枝堆集而成,每窩產卵通常3一4枚,偶爾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顏色為褐色或赭色,具有暗褐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55一63×46一49毫米,卵重為70克左右。第一枚卵產出后即開始孵卵,通常由雌鳥承擔,雄鳥偶爾也參與孵卵。孵化期為28一29天。雛鳥為晚成性,孵出后由親鳥共同撫養大約46一49天后才能離巢。
滿族與海東青
"海東青"是滿族人用于狩獵的獵鷹。
滿族是以射獵著稱的民族,先民們很早就懂得捕鷹,馴化后,用來幫助獵戶捕獲獵物,俗稱"放鷹"。早在唐代,"海東青"就已是滿族先世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貴貢品。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詩:"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本草綱目》中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富育光老師寫的《七彩神火)故事中寫到天雕來自享滾河以東,滿族話叫它"松昆羅",意思是天雕從享滾河飛來的。漢語把它譯成"海東青"。海東青又叫白尾海雕,它雖然大小如鵲,但天性兇猛,可捕殺天鵝、小獸及狐貍。《清朝野史大觀》中這樣描寫了放鷹的方法:"鷹以繡花錦帽蒙其面,擎者挽絳于手,見禽乃去帽放之。"海東青都是野生野長,由人捕來馴化后再以供助獵之用,由于海東青不易捕捉到和馴化,在金元時期甚至有這樣的規定:凡觸犯刑律而被放逐到遼東的罪犯,誰能捕捉到海東青呈獻上來,即可贖罪,傳驛而釋。因此,當時的可汗貝勒、王公貴戚,為得名雕不惜重金購買,成為當時一種時尚。
海東青中以純白的"玉爪"為上品,另有秋黃、波黃、三年龍等名目。到了清代,一只海東青竟值30兩白銀,可見其何等珍貴。驕奢的遼統治者年年向女真族索要海東青,且"每至其國,必欲薦枕者。其國內輪中下戶作止宿處,以未出室女待之,后,使者絡繹,恃大國命,惟擇美好婦人,不問其有夫及閥閱者"。激起女真人的怨憤,在女真完顏部首領阿骨打率領下,集女真諸部兵,擒遼障鷹官"。清代文人沈兆提曾評價道:"遼金釁起海東青,玉爪名鷹貢久停。"可見,一只鷹雖微不足道,卻關系到遼金的興亡。
遼、金、元、明、清各代均設有類似鷹坊的機構,專司捕取和飼養。滿族人以鷹用于狩獵,統治者則以鷹捕鵝雁,作為享樂消遣的手段。海東青的捕捉和馴服很不容易,民間常有:"九死一生,難得一名鷹"說法。將野性十足的海東青用捕鷹網捕獲后,要拜謝"鷹神"格格的恩賜。帶回家放在熬鷹房將鷹上架,加上"腳絆",幾天幾夜不讓它睡覺,磨掉野性,叫"熬鷹"。再通過"過拳"、"跑繩"等環節,這時鷹就能聽人的吆喝來到獵者的手臂上。最后通過對鷹的"勒膘",把腸油刮出,使鷹饑餓,但肌肉強健,便于捕獲獵物。馴好的鷹就可以到山野之中"放鷹"了。架鷹者站在高處觀望,讓人用棒敲打樹叢將野物轟出,俗稱"趕仗"。發現有獵物跑或飛出,鷹會立即尖叫著俯沖下去捕獲住獵物,架鷹者要盡快趕到取下獵物,只給鷹吃點動物內臟,不可喂飽,所謂"鷹飽不拿兔",就是這個道理。除《清朝野史大觀》外,《燕山叢錄》、《遼史》等書還比較詳細記錄了遼國主縱鷹助獵的情景。次年早春,獵戶們將鷹喂飽,除去鈴鐺和腳絆子,將鷹放回歸大自然過春天和夏天,繁殖后代。
海東青不僅是勇悍的獵鷹,同時也融化到滿族的文化之中。金代一位詩人把海東青撲擊天鵝的場面描寫為"搏風玉爪凌霄漢,瞥日風毛墮雪霜",表現了對海東青以小制大、堅毅勇猛的贊譽。考古工作者在興凱湖地E發掘出骨雕鷹頭,距今約六千余年。在金上京古城東女真墓群中,發現了以海東青捕捉一只飛翔的天鵝為紋飾的鎏金銅帶挎。另外,在我國現存的古樂譜中,有"海東青拿天鵝"的琵琶曲譜。民間兒童游戲中有"老鷂子叼小雞"活動。在吉林敦化一帶流傳的《阿瑪有只小甲昏》的歌謠:"拉雅哈,大老鷹,阿瑪有只小甲昏,白翅膀,飛得快,紅眼睛,看得清,兔子見它不會跑,天鵝見它就發蒙。佐領見它睜大眼,管它叫做海東青……"這些都是滿族民族精神的藝術體現。康熙皇帝曾寫詩贊美海東青"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屬海東青"。
在滿族民間有許多關于海東青的傳說。《七彩神火》中說:殘暴貪婪的大遼王,年年逼迫女真部落的"達敏包"(就是"鷹家"或"鷹戶"的意思)替遼王捕捉鷹雕。還拿鷹戶的妻子兒女做人質,如不按時交鷹就砍殺活埋。"達敏包"中有個老鷹達(即頭領),為了解救本部落人的危難,帶領一子一女,到很遠的北方享滾河的盡頭捕鷹,結果老鷹達和兒子被凍死在山上。女兒在神火格格的指點下,用太陽的七彩神光照化了鷹山上的冰雪,使山上的海東青向南移居,這樣,捕鷹的鷹戶就比較容易捕捉到了,老鷹達的女兒在一次雪崩中喪生,變成一只高飛的鳥。
另一個傳說《鷹城與海東青》的故事,寫的是女真首領阿骨打率兵攻打大遼國,借助海東青助戰以少勝多,大敗遼兵獲勝。
在滿族薩滿教神諭中,唱贊鷹神有"遮雪蓋地的金翅膀,懷抱兩個銀爪子,白天背著日頭來,晚上馭著日頭走",是人世間光明與黑暗的支配者。同時鷹神與雕神又是力量與威武的象征,雕神為最兇猛的宇宙大神。
在滿族薩滿神諭中傳講,天剛初開時候,大地像一包冰塊,阿布卡赫(天神)讓一只母鷹從太陽那里飛過,抖了抖羽毛,把光和火裝進羽毛里頭,然后飛到世上。從此,大地冰雪才有融化的時候,人和生靈才有吃飯、安歇和生兒育女的時候。可是母鷹飛得太累,打盹睡了,羽毛里的火掉出來,將森林、石頭燒紅了,徹夜不熄。神鷹忙用巨膀扇滅火焰,用巨爪搬土蓋火,烈火中死于海里,鷹魂化成了女薩滿。所以,薩滿魂就是不屈的鷹。滿族著名的民間史詩《音姜珊蠻》中的女主人公尼山薩滿,就是依憑著鷹神引路,為拯救青年獵人的魂靈進入地府,憑神鷹的助力救出神靈,將其帶回人間。在吉林石克特里氏家族大神祭中第一鋪神就是鷹神,是世居白山黑水地域的滿族先世亙古沿襲下來的古祭習俗。在打漁樓村,至今仍保留有鷹獵習俗。省社科院還拍過《最后一個鷹屯》的紀錄片。滿族人與鷹有著不解之緣,也是愛護飛禽的典范,對鷹的崇敬源于鷹的可畏力量,它以高居在險處,非凡的飛翔能力,以小勝大的精神和高強的本領,急風驟雨練就了一雙無比矯健的翅膀,日月嵐光鑄出了兩只銳利的眼睛。奮飛九天而不知疲倦,高瞻遠矚而從不迷失方向,越是嚴寒風雪,他越是無畏地百折不回地向前。
愛新覺羅·溥杰先生在《四平民族研究》創刊號封底題字為:"民族之鷹海東青"。可以說,滿族人民確如海東青一樣,奮飛不止。有人考證"海東青"就是女真稱號的真正含義,女真稱號就是女真族的民族精神的體現。遙想當年,女真人勢如破竹,騰飛于白山黑水之間,猶如"海東青"搏擊長空追捕天鵝之勢,一舉翦滅了遼、宋兩個強大于女真數倍的封建帝國,問鼎中原,開辟了一個幅員萬里的遼闊疆域。在女真人的整個民族精神世界中充滿了"鷹氣",在女真人的心目中海東青是最崇高、最神圣的英雄。
先發制人是如何來的?
班超先下手,脫險又建功
漢朝的青年班超,被派作為外交官的隨從武官,帶領36人,出使西域各國。首站到達鄯善國。鄯善國王頭幾天熱情招待,后幾天就冷淡起來。原來鄯善國處于匈奴與漢朝之間,處于被爭奪的地位。班超敏感地覺得這一定是匈奴也派使者來了。現在的冷淡潛伏著他們的生命危機。于是,他們對負責招待他們的鄯善國人進行恐嚇,得知匈奴使者的人數和住宿地。然后,他向手下36名武士分析形勢,這時只有上中下三策。下策是坐以待斃,中策是逃走,但逃不多遠仍是死路,上策是先下手為強。大家同意了,便在當天夜里摸到匈奴使者住處,匈奴使者毫無防備,100多人全部在睡夢和慌亂中被殺。這樣,鄯善國向漢朝親近了。班超先發制人,既脫了險,又為國建了奇功。鄭和先發制人降服錫蘭國
明成祖時,太監鄭和三次下西洋,率領艦隊,載著珠寶、土產等,恩威并施從事外交活動,使沿海小國臣服明朝。
一次,他們抵達錫蘭國。當地的中國移民向鄭和申訴了錫蘭國王虐待來此拜佛的中國人。鄭和派人晉謁國王,國王競假意邀請鄭和入城,想要趁機扣留他們,同時將全國5萬兵馬傾巢出動去海邊搶掠鄭和的船隊。
鄭和在此危急關頭,深知必須先發制人,于是他趁錫蘭軍隊全部離城去海邊的機會,率領手下精兵2000人,攻打錫蘭都城,俘虜了國王。同時又設伏兵,把慌忙從海邊趕回的錫蘭軍隊攔腰截斷,打得他們落花流水。從此,錫蘭國王才臣服明朝。
司馬懿神速平叛亂
公元227年,魏國新城太守孟達,秘密聯結蜀、吳謀反。新城是現在湖北房縣。當時魏軍統帥司馬懿得到謀反的情報,他的兵馬住在宛城,就是現在河南省南陽市。按慣例,司馬懿必須向洛陽的魏明帝報告此事,得到批準后才能發兵平叛。但是司馬懿計算路程和時間,不行。從南陽到洛陽往返1600里,要走半個月。再從南陽到孟達叛變的地方,1200里,要走10多天。若要等報告魏帝后才發兵,就只有在孟達叛變后的一個月后,魏軍才能趕到叛軍駐地。
而魏軍4倍于叛軍,但魏軍只有1個月的糧草儲備,叛軍糧草則夠吃一年,如果向洛陽皇帝請示后再出兵,那么魏軍到達叛軍地點之時,正是糧盡之日。1個月的時間也讓叛軍做好充足的近戰準備,這樣漢軍必敗無疑。
于是,司馬懿擅作主張,僅8天兵臨城下。孟達驚慌地說:“我才舉事8天,而漢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8天之內,叛兵來不及加固工事,軍心動搖,難以支持。孟達的外甥和部將鄧賢、李輔開門投降,魏軍擁進城內,斬殺孟達,俘虜1萬多人,僅用16天就平定了叛亂。
這是兵貴神速的著名戰例。稍為遲疑,就會喪失戰機。
政變:先發制人
政變的特點都是先下手為強,擒賊先擒王。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如果不先下手,那么他就成了他哥哥、弟弟聯盟陷害他的刀下之鬼了。武則天廢立盧陵王,雍正竊登寶座,慈禧毒殺光緒,都是如此。
勃涅日烈夫發動政變,把赫魯曉夫趕下臺,也是先下手為強。
希特勒在1923年在巴伐利亞發動酒吧廳政變,也是先下手為強。
搞政變所用的部隊一般都不多,而是在將被推翻的首腦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發動突然襲擊,形成政變范圍的局部優勢,擒獲或處死原首腦,關鍵在于先下手。“誰開第一槍,誰就第二個死”
一位前蘇聯國際問題評論家對美蘇核對峙有一句形象的話,就是“誰開第一槍,誰就第二個死”。意思是說蘇美都擁有摧毀對方的能力,而且不管你是不是先動手。因為一方如果想制對方于死地,先動了手,而另一方通過現代科學技術即可迅速查出你的行為,馬上進行回擊,最后的結果是同歸于盡。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美國生產了原子彈,并對日本廣島、長崎進行了攻擊,造成了數十萬人死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動搖日本軍心、民心的作用,促成了天皇下定決心投降。
當時,蘇聯也已接近制造出一顆原子彈。1949年9月,蘇聯爆炸了第一個原子彈。不久,雙方又制造了破壞力更大的氫彈。后來雙方軍備競賽加劇,兩國擁有的核彈頭5萬多枚,占世界現存核彈頭97%,其殺傷力相當于200多億噸TNT炸藥。雙方可將對方摧毀幾十次。有些科學家認為,美、蘇如發生核戰爭,地球就要毀滅,會分不清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灰燼。這雖然有點言過其實,但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甚至出現許多科學家所說的“核冬天”是完全可能的。
聯合國秘書處發表了一份《核戰爭的氣候影響,包括核冬天》的報告,這份報告指出,煙霧總量將達到3億噸。同時還有好幾億噸的塵埃會從地表爆炸噴射到大氣層中。“萬物生長靠太陽”,塵埃蔽日,地球會出現嚴冬,人類就無法生存。
正是由于美蘇在核武器方面旗鼓相當,各有千秋,誰都可以在對方實施突然襲擊后迅速進行第二次打擊。這種勢均力敵的狀況使得美蘇誰也不敢動手。50年代中期以來出現的一系列事件,如第二次柏林危機、古巴導彈危機、中東幾次戰爭,美蘇雙方都在劍拔弩張之后妥協退讓。這是這種力量不相上下,誰都害怕核報復的反映。
可見,核武器既給人類帶來巨大威脅,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局面,同時,它又成了制約戰爭、,維持戰后和平的有效工具。人類要想求得永久的和平,消滅核武器是十分必要的。和平競賽,共同發展才是世界唯一的出路。
世界戰爭中的突然襲擊
1939年9月1日,波蘭軍隊還在酣睡,德國軍隊出動2300架飛機和萬門大炮,向波蘭全境進行轟炸炮擊,接著64個師以每晝夜30至50公里的速度向前推進,不到一個月就使波蘭亡國。
1941年6月22日,德軍出181個師、218個旅、4980架飛機,3350輛坦克向蘇聯發動“閃電戰”,一周之內,攻入蘇聯境內數百公里,使蘇聯在戰前初期蒙受巨大損失。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軍基地珍珠港,3個多小時,炸毀炸傷美國艦船79艘,擊毀飛機230架,斃傷4575人,使美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1968年8月20日,蘇聯糾集波蘭、東德、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等國軍隊,出動25萬軍隊,800架飛機,7000輛坦克,聯合從地面和空中向捷克斯洛伐克進行了突然襲擊,6個小時就基本上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
捷足先得
《史記·淮陰侯列傳》講“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是講秦亡之后,各種政治軍事力量逐鹿中原,只有高材疾足的人才能先得到全國政權。到了清代,葉稚斐《吉慶圖傳奇·會趙》,就將此意發展為“捷足先登”了:“所謂秦人失鹿,捷足先登。”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駕》:“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也是講的同一意思。
首創郵政快遞
50年代中期,產生了一種新的社會需要,快遞快運,時間就是虧損,時間就是生命。然而沒有一家公司敢冒險來開創這種業務。
那時,美國耶魯大學一個叫弗雷德·史密斯的小伙子寫了一篇論文,闡述在全國范圍內建立連夜送郵包的系統。這篇論文得分為“C”,相當于3分:剛及格。評閱論文的教授認為,他的想法太不著邊際。
1969年史密斯24歲,充當了赴越作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飛行員。服役期滿,他說服家里兄弟姊妹集資400萬美元,說服不怕冒險的資本家集資8000萬美元。8年后即1973年,成立聯邦快遞公司,一個由14架法國造的“獵鷹”噴氣機組成的機隊把25個城市聯系起來。不過在第1天晚上,顧客只送來16個郵包。
到1975年,公司連年虧損。1974年虧損2900萬美元。他的兩位姐姐控告他“詐騙”,貸款單位派來了新的總經理。公司幾次面臨關門的險境。但史密斯抵押了自己在外面的全部股票,賣掉了自己的汽車,甚至在經過賭城拉斯維加斯時,把僅有的幾百美元拿去孤注一擲,把贏回的錢郵回公司發工資。從而把公司勉強維持下來。
1976年情況有了轉機。1981年又增加了快遞信件業務,公司業務開始蒸蒸日上,1988年的收入約46億美元。他是咬著牙熬過了黎明前的黑暗。
他的這種創業冒險精神,畢竟還是感動了一些人來支持他。有一個工人開車往機場送包裹,途中沒油了,但恰巧身上沒一分錢,但他低押了手表,按時完成任務。因為快遞公司的整個吸引力是在交件后的次日上午一定送到收者手中,白天收晚上飛,次日上午在本城專送。史密斯選用一個在中心地帶的機場,每架飛機一夜一往一返,把各地的郵件集中一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將包裹分檢,然后飛機又裝上送回本城的郵件回飛。
他勝利了。現在,投入運行的飛機有255架,每晚平均投遞郵件100萬件,還擁有2.4萬輛電腦化的郵件投遞車和一支5.7萬人的工作人員隊伍。
他的最大的競爭對手美國郵政局遞送郵包至少要3~5天,無法向他挑戰,被迫向快遞法靠攏。
有一則幽默廣告:一個經理命令辦事員必須將包裹“次日送到”,但不準交給聯邦快遞公司,經理剛轉身一走,辦事員詭秘地一笑,拿起電話呼叫:“哈羅?聯邦快遞公司……”
“哈羅:聯邦快遞公司”這句話,如今成了美國流行的口頭語,它包含著諷刺、幽默,甚至嘲弄糊涂上司的意味,這句話,也是對聯邦快遞公司創業冒險精神的肯定和贊揚。
現在郵政快遞已經風靡全球,連中國也搞起來了,也許你們家的人就已經用過快遞了。
首創自選超級市場
上個世紀末,美國少年約翰·哈特福特進入零售食品業。顧客久等,店員從存貨有限的貨架上取商品。他決心改變這種現象。到1951年,他已經創造了顧客自選的零售商店,后來發展成超級市場。
他的公司叫AP公司,1936年擁有20家超級市場,3年后發展成1100家。
從此,零售日用食品商業都向超級市場方向發展,遍及全球。
首創有獎銷售
美國普及克特·甘布爾公司(簡稱PG公司)是全美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妝品和生活用品生產廠家。1989年利潤為12億美元,產品暢銷100多個國家。
美國原來生產的肥皂又黑又粗糙,不美觀又損害婦女皮膚。普羅克特和甘布爾表兄弟便從這兒起家,他們想到《圣經》中的一段話:“來自象牙宮的人,你所有的衣物都沾滿了沁人心肺的香氣!”便取名為“象牙肥皂”。他們生產出純白、圓角,對皮膚很有好處的肥皂,很快“象牙肥皂”傳遍美國并獲得世界聲譽。由此奠基,他們成立了PG公司。
他們每年投資5億美元為研究發展經費,他們首創了“一日回憶”法和查詢電話。“一日回憶”法即調查顧客在今天所接觸到或使用的各種生活用品的感受,有何不便之處,或有何新的需求。查詢電話則是在總部有50位工作人員從早到晚答復顧客的咨詢,從這里可以了解消費者現在需要些什么東西。名牌食品歐力寶即是受到顧客查詢電話的啟示而開發出來的。
他們還首創了“有獎銷售”。這一促銷方法最初是針對兒童的。廣告上一個小男孩對一個婦女說:“請把你的象牙肥皂包裝紙給我好嗎?我收集到15張寄到PG公司可換到畫冊和寫字墊板。”女士答:“對不起,我的孩子和你的想法一樣,也在收集。”這對家庭婦女使用象牙肥皂有很大推動。楊子榮先發制住小爐匠土匪小爐匠欒平曾被解放軍俘虜,楊子榮還審問過欒平。在楊子榮扮做土匪打入座山雕匪巢后,欒平從解放軍那兒逃脫竟然闖進了座山雕的威虎廳。欒平一見到楊子榮,立即會向座山雕揭發楊子榮是共軍的真面目,此是燃眉之急。楊子榮急中生智,來了個先下手為強,對欒平說:“欒平兄弟,你不是說得了聯絡圖,要去獻給侯專員,你自稱鳳凰要把高枝占,為什么又到三爺(座山雕)這兒來了!”這一下,激起了座山雕恨欒平的情緒,使欒平處于有口難辯的被動境地,終于由座山雕下令,由楊子榮親手殺了欒平,解除了危機。楊子榮此舉保證了最后剿滅座山雕這股土匪的勝利。
生意和專利,捷足先登
在經濟場中,某地急需一批貨物,幾個集團都得了這一情報,那么只有先下手的人才能得此贏利的戰機。杭州萬向節廠是農民企業家魯冠球創辦的,是一個小小的鄉鎮企業。當他剛剛探知機械工業部要在全國50多個生產萬向節的廠家中,選擇3個整頓得最好的企業作為國家定點廠家時,便采取緊急措施,把3萬套萬向節次品運往廢品公司,提高產品質量。在國家派人來檢測時,考分99.4,中了狀元,成了國家定點生產廠家,一步登天。
在推銷戰中,先聲奪人,大做廣告,使日本西鐵城手表暢銷全球。他們用直升飛機在澳大利亞指定廣場,來個天女散花,把手表從空中撒下,空中下表雨,誰拾到歸誰。這手表從高空摔下居然不壞,可見質量之好,于是美名廣傳,銷路大開,表未上市,已經先聲奪人。
在申請專利時,也必須先聲奪人,先發制人。貝爾是世界公認的電話發明人。在他的專利被承認之后,才發現在他之前,已有人發明了類似的裝置,但因為那個先發明的人沒有先申請專利保護,也沒努力向社會宣傳和推廣,因而遭到埋沒,悔之已晚。
在體育運動中,先聲奪人也是十分重要的計謀。上半場即一鼓作氣占了優勢,把比分大大拉開,下半場對方的士氣就會低落。拳擊手如果開門三扳斧,把對手擊傷,對手再有好本領也因傷和體力、心理上的原因而難于扳回,形成大勢已去的局面。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在戲劇中,主角還未出場,其唱腔已經令人傾倒,這是先聲奪人。在文學作品中,英雄人物還未出場,好人的稱贊和盼望,壞人對他的痛恨和畏懼,已經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使讀者也盼望他早點出場。先聲奪人是文學藝術創作的基本手段之一。
同時,一部新電影才剛剛簽約,媒體就大勢炒作,廣而告之。讓人開始期待。期待,從而發明出期貨。
煙臺啤酒闖入上海市場
30年代煙臺啤酒原來知名度很低,那時上海的啤酒市場被外國碑酒壟斷著。煙臺啤酒廠絞盡腦汁,想出了一條先聲奪人之計,在煙臺啤酒進入上海市場之前,策劃了兩臺喝酒大賽和找酒大賽的喜劇。
一天,上海“新世界”游樂場同意煙臺啤酒廠在上海各大報上刊登啟事:某月某日,凡持“新世界”日常門票者,可以免費在游樂場內喝煙臺啤酒,喝得多的,按前三名分別給予厚獎。這一下,上海市萬人空巷,爭先恐后來喝煙臺啤酒。這天,被喝掉500箱每箱48瓶的煙臺啤酒。上海市各家報紙也競相報道喝酒盛況,尤其是得獎者的醉態和得意忘形之態,使整個上海為之轟動。
一個月之后,煙臺啤酒廠又來一個驚人之舉。在報上登消息,定于某星期日在半淞園內隱藏一瓶煙臺啤酒,誰能找到這一瓶啤酒,獎勵啤酒20箱。這一天,半淞園內人山人海,大家都想找到那一瓶藏起來的煙臺啤酒。巡捕房不得不調動很多人出來維持秩序。
這樣一來,煙臺啤酒成了上海人家家戶戶開心的話題,一提到煙臺啤酒,大家便有了一種歡快的情緒。于是,不久,煙臺啤酒便闖入了上海市場,與外國啤酒分庭抗禮了。
翻譯一段話
不熟悉美國生活是很難欣賞這種美國幽默的。我試試:
所有這些都挺可笑的。
紅雀、藍松鴉和黃鸝是美麗的鳥兒;而老鷹和獵鷹則較危險,然而那只是籃球隊與橄欖球隊而已。
皇室成員,向他們放水?不行
天使?魔鬼要比天使更好一些, 但那是指曲棍球隊罷了(大聲笑)
國民和洋基,政治味特濃,像老頭的棒球隊。
教士們挺神圣的。
紅襪子和白襪子?我指的是人(大笑不已)
哦!我說的紅軍是指顏色(注:暗示他不是指共產黨)
菱形斑紋背(注:蛇類)?聽起來像是一種疾病(大聲笑)
掩飾隊,他們在躲藏什么?(注:筆誤,應該是Dodgers, LA道奇棒球隊。dodge是躲閃、掩飾的意思)。
體育,聽起來像是愚笨的大學運動員。
就連Mets 也有點傻氣,像提問:Met 是獵狐犬嗎?(注:wft 是wire-fox terrier的縮寫)
我知道 Mets是指大都會隊,但確實很傻氣。
天文,哦,一個彗星科幻名稱。
雙胞胎,鄉巴佬味十足。
洛基,是石頭?
釀酒人,培養不足十八歲的?
流浪者是以一個叫Wimpy的公園護林員命名的。
以費里斯代表費城,夠創意的!
還有,有誰能告訴我什么是‘水手’嗎?(指西雅圖水手橄欖球隊)
我喜歡那些聽起來感覺粗野勇敢的名稱,如印第安人、幼獸、勇士、魔鬼魚(黃貂魚)、老虎、青槍魚、海盜及巨人。
關于《德國鷹啤啤酒》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