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啤酒有什么不同》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啤酒有哪幾種?有什么區別?
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的啤酒地方特色,但從制作方法上分類,主要有窖藏啤酒(lager)和愛爾啤酒(Ale)兩類,同時也有具有其它地方特色的啤酒制法。
窖藏啤酒,也稱為拉格啤酒(lager),指的是那些使用較低的溫度發酵和儲藏的啤酒,起源於中歐/德國,英文名字lager也是從德語的lagern(貯藏)而來。拉格本身是一種啤酒釀造術語,指的是底層發酵或者說是下發酵,最大的優點是啤酒不易變質。來自德國班貝格的圣艾德 (啤酒)則屬於該類。
愛爾啤酒(Ale)的制作方法來源於不列顛群島。愛爾啤酒一般使用上發酵酵母(最普通的一種釀酒酵母),屬於頂層發酵的啤酒(愛爾,也稱作艾爾,即Ale,其實是一種啤酒發酵術)。但也有像英國福勒斯及威爾頓斯2家酒廠使用具有不明顯的上發酵酵母的特徵的酵母的特例。愛爾啤酒的特點是較高發酵溫度及因此帶來的比下發酵酵母更快的發酵速度。
愛爾啤酒的典型發酵溫度在攝氏15~24 °C(59~75 °F),酵母在此溫度下產生出大量的酯類及其它的一些特殊氣味,一些情況下會生產出有蘋果,梨,鳳梨,香蕉,梅子,李子味等水果味的啤酒。
在15世紀酒花從荷蘭引入英國前,「愛爾」這個名稱專指不使用酒花釀造的啤酒,這樣的使用在酒花引入後就不再適用了。
「正宗愛爾」一詞來源於1973年「爭取散裝啤酒運動」,該運動是為宣揚「采用傳統成分,在發酵容器經過2次發酵,不添加額外的二氧化碳。適用於瓶裝及桶裝的啤酒」。
司陶特和波特都是由烘焙過的麥芽或是大麥制成的黑啤酒,一般使用慢性發酵酵母釀造。這類啤酒有很多種類,比如波羅的海波特(Baltic porter),干司陶特(dry stout),帝國司陶特(Imperial stout)等?!覆ㄌ兀≒orter)」的名字首見於1721年,是指一種流行於倫敦街頭和港口搬運工(porter)間的黑褐色啤酒。這種啤酒後來也被稱作司陶特(stout),但司陶特的名字早在1677年就有了。[25]司陶特和波特啤酒的歷史和發展是相互交織的.
Lambic(藍比克/蘭比克)啤酒是一種奇特的啤酒種類,規定必須使用30%以上的未發芽小麥,多數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附近釀造, Lambic啤酒發酵方式采以天然酵母來自然發酵,天然的野生酵母能將Lambic啤酒的糖份完全消耗,使得Lambic啤酒的口感產生很高的酸度,其復雜的酸度讓許多啤酒行家推崇不已.
啤酒各種類的區別?
根據麥芽汁濃度分類,啤酒分為——
低濃度型:麥芽汁濃度在6°~8°(巴林糖度計),酒精度為2%左右,夏季可做清涼飲料,缺點是穩定性差,保存時間較短。
中濃度型:麥芽汁濃度在10°~12°,以12度為普遍,酒精含量在3.5%左右,是我國啤酒生產的主要品種。
高濃度型:麥芽汁濃度在14°~20°,酒精含量為4%~5%。這種啤酒生產周期長,含固形物較多,穩定性好,適于貯存和遠途運輸。
根據酵母性質分類,啤酒分為——
上面發酵啤酒:是利用浸出糖化法來制備麥汁,經上面酵母發酵而制成。用此法生產的啤酒,國際上有著名的愛爾淡色啤酒、愛爾濃色啤酒、司陶特啤酒以及波特黑啤酒等。
下面發酵啤酒:是利用煮出糖化法來制取麥汁,經下面酵母發酵而制成。該法生產的啤酒,國際上有皮爾遜淡色啤酒、多特蒙德淡色啤酒、慕尼黑黑色啤酒等。我國生產的啤酒均為下面發酵啤酒。
根據啤酒色澤分類,啤酒分為——
黃啤酒(淡色啤酒):呈淡黃色,采用短麥芽做原料,酒花香氣突出,口味清爽,是我國啤酒生產的大宗產品。其色度(以0.0011摩爾碘液毫升數/100ml表示)一般保持在0.5ml碘液之間。
黑啤酒(濃色啤酒):色澤呈深紅褐色或黑褐色,是用高溫烘烤的麥芽釀造的,含固形物較多,麥芽汁濃度大,發酵度較低,味醇厚,麥芽香氣明顯。其色度一般在5~15ml碘液之間。
根據滅菌情況分類,啤酒分為——
鮮啤酒:又稱生啤酒,是不經巴氏消毒而銷售的啤酒。鮮啤酒中含有活酵母,穩定性較差。
熟啤酒:熟啤酒在瓶裝或罐裝后經過巴氏消毒,比較穩定,可供常年銷售,適于遠銷外埠或國外。
白啤酒黃啤酒黑啤酒區別 白啤酒黃啤酒黑啤酒的差別
啤酒分為黑啤、白啤、黃啤,那么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呢?
白啤、黃啤、黑啤,并不完全是按照顏色區分的。白啤是用小麥完全代替大麥,或大麥加小麥的形式,釀造的啤酒。黃啤可以說是最標準的啤酒,只用大麥、啤酒花、酵母釀酒,不加輔助原料。而黑啤是在大麥芽中,加入一部分烘烤過的麥芽,或全部使用烘烤過的麥芽,釀造出的啤酒,這也是啤酒顏色變深的原因。
從視覺和口感上比較,白啤和黃啤均為淡黃色,白啤因含有蛋白成分稍有渾濁,口感微酸。黃啤清澈透亮,口感微苦。黑啤并不是黑色而是深褐色,口感醇厚并有一股焦香味。
關于《啤酒有什么不同》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